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张良、韩信、萧何的后代子孙的境遇如何? 正文

张良、韩信、萧何的后代子孙的境遇如何?

2024-04-29 08:58:29 来源:口口声声网 作者:时尚 点击:627次

张良、韩信、萧何的后代子孙的境遇如何?

简单来说:萧何的张良后代混得最好,张良的韩信其次,韩信最可怜。萧何

一、后代孙的境张良之后

咱们先从中间张良聊起吧。遇何

张良一共有两个儿子:

老大张不疑,张良在张良死后袭爵留侯,韩信本应富贵一生,萧何却不料犯了死罪。后代孙的境《史记》中称其“坐与门大夫谋杀故楚内史,遇何当死”,张良大概就是韩信一起密谋的仇杀事件败露了,不过老张家家底还比较厚,萧何所以花了钱,后代孙的境赎为城旦,遇何一种修城墙的徒役,刑期为五年。张不疑受刑这一年是公元前178年,此后便没有记载了。

老二张辟强,他只在惠帝刘盈死后有过一次出场,即建议陈平等人,拜吕后诸侄为将,让吕后安心。这个举动显然跟张良一贯的作风不符,有一定疑点。还有一种说法是张不疑与张辟强本就是一个人,也很难佐证。

张不疑有两个儿子——张典和张高,其中张典曾经官拜清河太守。

张良的六世孙有两个人需要提一下:

一个是奉诏复家的阳陵公张乘。公元前62年,汉宣帝刘询感念汉初功臣,将一些他们的后人重新封爵,祭祀祖先。

另一个是东汉司空张皓。不过,张皓却是在公元50年出生的,距离张乘受诏复家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而且,张皓是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很有可能是张不疑受刑是被流放至巴、蜀地区的,受刑后迁至键为郡定居。张皓寿高83岁,在东汉时期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廷尉、司空等职,算是一个不错的官。

张皓的子孙凭借父荫也都在东汉一朝为官,他有个玄孙也挺有名的,叫作张翼(注:没有德字),是三国时期蜀汉后期一个不错的将领。


总的来说,张良的后人虽远达到他的水准,但也算是出了不少能人,只可惜没有像萧何的后人那样,形成名门望族,传承千年。

二、萧何之后

萧何在世时受封酂[zàn]侯,他这个爵位远比张良的留侯传承得要久,一直传到了公元前107年,至第七代酂侯萧寿成的手里时,才因为用来祭礼的祭品不合乎标准被免爵。

公元前66年春二月,汉宣帝下诏萧何的曾孙萧建世袭爵复家,这一次又传承了七代,一直到公元9年,新朝建立,西汉覆灭。

上面是西汉一朝酂侯爵位的传承。但是,提起萧何的后人,自然绕不开著名的“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过21位天子和42位宰相,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和南梁武帝萧衍,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萧宝卷这样的另类君主。

而兰陵萧氏之所以这样风光,当然离不开他们的先人,这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萧望之了。


萧望之是萧何的七世孙,他曾因进大将军霍光的府中要搜身,而放弃了投身于霍光门下的好机会,后来在霍光死后,因为上书汉宣帝,指出霍氏危机而得宣帝重用。后来,汉宣帝临死前更是将当时官拜太子太傅的萧望之与乐陵侯史高、太子少傅周堪一起,诏命为儿子汉元帝的辅政大臣。

萧望之虽然最后被掌权的宦官石显逼死,但他在朝为官数十年,还是为其积累下了不少的名声与财富,这也是后来兰陵萧氏得以发迹的基础。萧望之的八个儿子也多有在朝为官者,尤其是萧育、萧咸更是官拜九卿之列,他们的后人为官者更是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开国“三驾马车”刘邦、萧何、曹参,除了刘邦和萧何之外,曹参的后人也当过皇帝,三国时期的曹魏便由曹参后人所创建。当初,在沛县小酒馆,三人喝酒之时,可曾想过,他朝有一日,他们的后人都可以黄袍加身呢?

三、韩信之后

“汉初三杰”之中,最为可怜的莫过于韩信了。

他曾经是西汉开国的诸侯王——齐王、楚王,他曾经的权势要远胜于萧何、张良,但可惜这种权势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刘邦因畏惧韩信带兵打仗的能力,先将他由齐王迁为楚王,再以“有人告之谋反”为由,将韩信贬为淮阴侯,至于说证据,那自然是不需要的。后来,在刘邦出兵征讨代相陈豨之时,吕后又和萧何设计诛杀了韩信,一代名将韩信就这样憋屈的死了,只留下一句“悔不该不听蒯通之言”的名句。

刘邦听说韩信死后,“且喜且怜之”,然后诛了韩信的三族。

此时的韩信有没有妻子,历史没有记载;有没有儿子,历史也没有记载。

不过,这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刘邦与吕后的合力之下,韩信的“莫须有”的后人已经一个不剩了,就像他“莫须有”的谋反之罪一样。

相反,举报韩信谋反的那个舍人乐说,则被刘邦封为了慎阳侯,食邑二千户。

水言水语

关于“兰陵萧氏”,有种说法是萧望之并非萧何之后,原因是《汉书》并未记载,而萧望之又是东海郡兰陵县人(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这与萧何常居的关中和封地酂县(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都相去甚远。

这么说确实有一定道理。不过,汉宣帝下诏萧建世袭爵复家之时恰好在萧望之上书之后半年,而其他功臣复家却要远远晚于此,是不是也有一点巧合呢?

张良,韩信和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就没有刘邦的这个皇帝。

那么张良,韩信和萧何的子孙的境遇到底如何呢?

我们一个一个的来说。

先说最好说的一个韩信,因为韩信是被吕后杀死的。

所以,在韩信被杀之后,他的家族全部被灭了。

因为韩信被灭族的时候,他们家的情况全部给抹掉了,以至于我们到今天都不知道韩信的妻子是谁,韩信的儿子是谁,似乎韩信天生就是一个孤儿。

因为韩信是被灭族的,所以,他也就没有了后人。

基于这种情况,关于韩信的后人,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下面我们说萧何,萧何在刘邦称帝之后,被刘邦破格提拔成了大汉的宰相。并且萧何是鞠躬尽瘁,累死在宰相的职位上的。

萧何生前是被封为了酂侯,所以,他的长子只是继承了他的酂侯的爵位。

萧何的儿子,在朝中并没有担任高官,用萧何的话说,就是他的后人都比较没有出席。

这通过萧何死之前的一番话可以看出他的儿子确实不行。

在萧何当宰相的时候,他经常买郊区的房子,很多人不理解。萧何毕竟是大汉的宰相,可以说他想买哪里的房子,就能买。

可是,当别人问他的时候,他就是不说原因。直到萧何死的时候,他才说出缘由来,他告诉别人,自己之所以买郊区的房子,而不是买市中心的,是因为他怕自己的儿子守不住,毕竟市中心就是那么大,很多权贵都想在市里买房子。

万一萧何把房子买在了市中心,别人也看上了这块地,他的儿子又没本事,肯定就会被别人抢走的。

所以,为了不至于让自己的儿子无家可归,他只好选择郊区的房子买了。郊区比较偏远,没有达官权贵看上那里的房子的。

不过萧何的后人还算不错,整个汉朝这个酂侯的爵位都是有他的后人担任的,即使王莽篡权的时候,也没有改这一点。


张良在刘邦当皇帝之后,被刘邦封为了留侯。之后张良就退出了朝野,但是,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到了朝中做事。

汉惠帝的时候张辟疆就在汉惠帝的身边当了一个侍从,官职也不大。但是,那时候张辟疆只有十六岁。

到了汉惠帝死的时候,张辟疆发现吕后只是干吼,但是不流泪。

他决的这件事有蹊跷,事后张辟疆就找到宰相陈平,问陈平有没有注意到吕后的不正常?

陈平说注意到了,但是,他明白吕后为何会这样?

这时候年龄只有十六岁的张辟疆告诉陈平说他知道。

他告诉陈平,看来你们这一群功臣要倒霉了。吕后之所以只哭不流泪,就是因为她只有这一个儿子,如今她唯一的一个儿子死了,她怕你们这些大臣们功高盖主,不服从她的管理,所以,为了继续掌管朝政,她只好对你们这些功臣下手了。

陈平有点惊恐,他问张辟疆,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打消吕后的惦记呢?

张辟疆告诉陈平,只要你们让守护长安城安全的南北军,交给吕后的侄子吕产,吕禄来管理,那么你们就安全了。

因为只有吕后的家族掌握了军权,她才能感觉到安全,只要吕后觉得安全了,你们才能安全。

陈平按照张辟疆的指点,去告诉吕后,说,想把护卫都城安全的南北军交给她的侄子掌管,吕后听了果然很高兴,以后她在哭起儿子来就开始流泪了。

你看这就是张良的儿子,虽然年龄小,但是绝顶的聪明。

张良死后他的留侯的爵位,被长子张不疑世袭。

可是,张不疑在汉文帝的时候犯了死罪,被削夺了留侯的爵位。张不疑只好倾尽家产赎命,愿为一守城更夫,留侯家族自此不显。

先说韩信的后代子孙。

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被斩杀之后,"遂夷信三族 ",之后,太史公的论赞中又有"夷灭宗族 "的说法,所谓三族有不同的说法,但其直系后裔(如果有)理论上肯定被吕后诛杀殆尽了,从这个角度,自然没有后代子孙境遇一说。

但是,根据韦氏族谱,韩信当时有一个只有3岁的幼子名叫韩滢(韩潆,又名韦云际或韦天保),这个孩子在萧何、蒯通和那个当初让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被韩信以德报怨任命为都尉的屠中少年(这时自然也不是少年了)等的帮助下,送到了南越王赵佗这里抚养长大,取韩姓的一半改姓为韦,改名云际或天保,并接受赵佗赐封的土地,成为土夷长。及至唐代,这支韦氏(被称为韩韦)以当地酋长身身份世袭澄州(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州南宁市上林县)刺史,和其《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和《智诚洞摩崖碑》都提及祖先是从京兆(长安)逃亡而来的韩信之子,后人出于至诚的慎终追远和孺慕之情,而让萧何在救助孤儿中出力,也算人们对"成也萧何败萧何 "痛惜之余的一种自我安慰,对这些倒也不便多说什么,但是这类故事实际上是典型的王明珂先生指出的"英雄祖先 "传说,和泰伯、仲雍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建立句吴(后来吴国的前身)、秦国的奴隶无弋爰剑成为古羌族的领袖、《华阳国志》中记载高阳(颛顼)将自己的少子封在蜀地成为蜀国王室的祖先是同一个类型的所谓“文明起源传说”或“化夷传说”,直到清代,仍然有康定明正土司是康熙帝第十七子果郡王(对,就是和甄嬛谈恋爱的那个)的儿子的传说,可见这一类型故事影响的强大。此类故事当然用隐喻的方式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脉络,但其具体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出于穿凿附会的居多,不能成为坚实的历史证据。比如韩韦后裔中有家谱族系研究者根据智诚洞碑文的"王子侨羽登霄汉",认为这就是对韩信离开项羽而成为汉刘邦的重臣的记叙,还很傲娇加不忿地说:

这句话没有几个史学家能够准确翻译,几乎都是乱说一通,愧乎?何德何能自称为“家 ”?

这句话能做出这样的理解,和刘心武老师揭秘《红楼梦》有的一拼,乃们怎么说怎么对,好不好?!

结论,韩信后代子孙,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存在和延续。退一万步讲,即使存在,也湮灭在历史的河流中了。

(刘邦: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再说萧何的后裔。

先看一下《汉书·萧何曹参传》的记载:

萧何被刘邦封为酂侯(侯国都城约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固封山北,已被汉水淹没),萧何去世之后第一个继承这个爵位的是他的长子萧禄,萧禄没有后代,一度国除,次年,垂帘听政的吕后复置侯国,册封萧何的妻子(名同)为酂侯(吕后算得够朋友还加封萧何的幼子萧延为筑阳侯)。孝文帝元年,萧何的妻子被罢免(因为是吕后的闺蜜——大雾),把萧延改封为酂侯,萧延不久去世,他的儿子萧遗继承爵位,萧遗又是绝嗣无子,汉文帝就让萧遗的弟弟萧则袭爵,萧则后来因为犯罪而被免爵。景帝二年,汉景帝特别颁布诏书说:“已故的相国萧何,是高皇帝的大功臣,参与夺取经营天下的大事。现在他的祭祀断绝,朕很怜惜。可以把武阳县二千户封给萧何孙萧嘉为列侯。”诏书中提到的萧嘉,是萧则的弟弟。萧嘉死后,由萧嘉的儿子萧胜继承爵位,后来萧胜也因罪被免。汉武帝元狩年间,又下诏说:“把邓地两千四百户封萧何曾孙萧庆为邓侯,布告天下,使天下明知朕报答萧相国的恩德。”萧庆,是萧则的儿子。他去世后,其子萧寿成继承侯爵,又因为献给太常的牺牲瘦瘠获罪被罢免。汉宣帝时,诏令丞相御史查询萧相国后代尚存的人,找到玄孙建世等12人,又下诏把郑二千户封建世为酆侯。到了其孙萧获的时候,又因指使奴仆杀人而以减死论罪。汉成帝时,又封萧何玄孙之子南繦县令萧喜为酆侯。传到曾孙正值王莽时期就灭绝了。

(刘邦: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灭绝只是指袭萧何爵位的一系,我们发现,在汉宣帝时期,就找到玄孙12人,可见萧何后代从宗族角度还是相对比较繁盛的。其中有一支爵禄不显,却发扬光大,那就是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的兰陵萧氏。

据说萧何之孙萧彪迁居于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一带),于是兰陵萧氏开始发端,又经四世到汉宣帝时期(历成帝、元帝)大臣萧望之,兰陵萧氏开始兴旺,后逐渐成为以儒学传家的世家大族。西晋末年衣冠南渡,萧氏家族被安置于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并侨置兰陵郡兰陵县(郡、县皆无实土),史称“南兰陵”,故仍被称为兰陵萧氏。

南朝齐、梁两朝皇帝都出自兰陵萧氏——南朝刘宋出自汉裔,刘邦之后把皇位让给萧何之后,没毛病——又加上历史渊源和联姻等关系,兰陵萧氏特别是其中昭明太子萧统的子孙萧詧、萧岿一支进入关陇贵族集团行列,在西魏、隋朝和唐朝都无比贵盛。

(隋炀帝和萧皇后,萧皇后是萧岿之女,关于她在隋炀帝去世后改嫁多位君王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萧岿第七子萧瑀(575—648)被唐高祖李渊亲切地呼为萧郎,在一次饮宴中,唐太宗让一座之中最高贵的人首先喝酒,萧瑀站了出来并说自己的理由:

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

太宗抚掌大笑。兰陵萧氏在唐朝一共出了10个宰相。

不过,以唐朝史学家颜师古为代表的一些史学家认为萧望之不是萧何子孙,认为是“近代谱谍妄相托附”,这一观点此处也并存之。颜师古的观点当然不一定对,但是《南齐书》、《梁书》中非常细密完整的谱系,也不一定是准确的。

下面说说张良的后代子孙。

张良的后裔比较有意思。

虽然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大唐名相张九龄都被认为是张良的后裔,但张良后裔中比较出名的一支是一个宗教世家——张天师家族。

(张道陵被认为是天师道创始人,传说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

第一代张天师是张道陵,根据《汉天师世家》的记载,张道陵是张良的八世孙。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张鲁,据传就是张道陵之孙,也就是张良的十世孙。

张鲁第三子张盛,汉末迁居龙虎山(今江西龙虎山)创正一道,从此天师之位代代相传,成为正一道的宗教领袖,如果前述关系成立,那么他是张良的第十一世孙。

但是,从张鲁以后至隋唐这一段天师世系在史书中不载或不详,只见于《汉天师世家》。而《汉天师世家》作者是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成书已经是在明代,从文献学的意义上,其证明效力只能说是很微弱的,而天师道张道陵是张良之后,在可信的正史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张良被刘邦封为留侯,张良的儿子张不疑是第二代留侯,但是后来因为参与谋杀故楚内史,罪当处死,出钱赎命被罚为城旦(刑期五年的苦役),留侯爵位被废除。张家的这个跟斗载得不小,此后虽然也有张不疑后人任官的记载,但爵位却不像萧何家族,再也没有了。

从东汉到魏晋,黄巾领袖张角三兄弟、早期天师道的张道陵三祖孙、五斗米道创始人张修等宗教领袖或术数之士有很多姓张的,《周易乾鑿度》说:

代者赤兑……黄佐命。

郑玄注解说:此赤兑者,谓汉高帝也,代周苍,故为赤,赤,火色也;黄者,火之子,故佐命,张良是也。

行事神秘的张良和他的张姓,在谶纬的意义上有独特的隐喻和象征,那么假托其后人的说法就很顺理成章,而相对走向没落的留侯后代子孙,转而另辟蹊径“孙恩卢循化”(孙恩卢循起义,指士族仕途蹇滞转而往宗教组织者方向发展),其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

(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欢迎评论互动,感恩点赞关注!

谢邀!祝大家阅读愉快!

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对他们的评价极其高。

一:张良的后代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刘邦

张良的后代有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就是他写的。

张九龄:唐朝名相,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位诗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他写的。

二:韩信的后代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

韩信的后人据说现在是姓韦,《韦氏族谱》的记载:韩信被杀后,家族也遭到屠杀,但是有个三岁的儿子韩潆(也有说韩天贡)被蒯通藏了起来,后来交给了萧何,萧何为了保住韩信的血脉,就送到南越让赵佗收养,并建议改性防止刘邦的追杀,所以就取了“韩”字的一半“韦”字作姓,并在此地生存,得以延续。也就是在广西一带,很多韦姓人都自称是韩信的后人。

但是这个说法得到很多人的猜疑,萧何设计害了韩信,韩信门客蒯通又怎么会把幼子交于萧何?再说韩信和赵佗也无交情,所以这个说法存疑。其实韩信后人记载不是很多,本人也不是很清楚。

三:萧何的后代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刘邦

萧何和张良韩信比起来就显得好很多了,子孙后代一直都得到延续,刘邦为了感谢萧何还封了爵位,儿子都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因触犯法律被剥夺爵位,最后又封了他的后代为酂侯,这里面比较出名的就属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和南北朝时期梁国的建立者萧衍。

儿子:萧禄、萧同、萧延

孙子:萧遗、萧则、萧嘉

曾孙:萧胜、萧庆

玄孙:萧寿成、萧建世、萧喜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有的当过皇帝,有的被罚做苦力,有的丢了性命,总之境遇大相径庭。

张良、韩信、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直言,取得天下,全凭三人之功。

按时间顺序算,萧何最早追随刘邦,张良次之,韩信最迟。

萧何

萧何是刘邦的老乡,沛县丰邑人,曾经是刘邦的顶头上司。沛县起兵之后,萧何甘愿屈尊,辅佐起了刘邦。萧何是一路陪着刘邦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历经了三年灭秦四年击楚的战争。

不过,楚汉战争时,萧何一直在关中为刘邦经营大后方根据地,看家护院,治理巴、蜀、汉中及关中之地,提供兵马粮秣。

萧何就像是个大管家,除了种地打粮,还招兵买马。所以,正是有了萧何这个大管家,刘邦在同项羽的纠缠过程中才能衣食无忧,兵源不愁,底气十足,屡战屡败,屡败又屡战。

张良

张良是韩国贵族之后,祖父及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位高权重,炙手可热。父亲张平去世后,张良家尚用家奴三百,优渥富裕可见一斑。

张良是一个视金为粪与挥金如土的人,韩国灭亡之后他变卖家资,只为求一位能够刺杀秦始皇的勇士。后来刺秦失败,隐居于下邳。反秦四力量起时,张良也组织起了一小股队伍。之后又偶遇刘邦,二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合力讨秦。

除鸿门宴上化解危机,张良还给刘邦出了许多良策,比如堪比“隆中对”的“下邑之谋”,平复功臣造反的“首封雍齿”,及建都长安等等建议。所以张良就像是一坐灯塔,指引着刘邦总能找到航向。

张良贡献了高超计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给刘邦带去了诸多惊喜,还让总能让刘邦绝处逢生。因此,刘邦始终将张良当作贵人对待。

韩信

项羽将天下分封完毕,刘邦受封汉王,率兵到南郑建都,韩信随后而至。之后,韩信在萧何的力荐之下做了大将军,并助刘邦杀回关中。刘邦东进关东后,韩信则分兵北进,一路上灭魏、代、赵,收服燕王臧荼,击溃齐王田广,潍水之战大破楚将龙且。

韩信有本事,联众百万,攻必克,战必取,刘邦又是欢喜,又是忧。喜的是建功无数,忧则是怕抓不手中的缰绳,致使韩信变成一匹脱缰野马。

韩信早年生活困顿,渴望富贵荣华,攻下赵国时做了相国,占领齐国后索封齐王,灭项羽不久被刘邦夺去王位。由于韩信始终幻想着能与刘邦共享胜利之果实,所以才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温水锅里的青蛙。

张良、韩信、萧何后代子孙的境遇

张良最让刘邦放心。如果把汉朝比作一个公司,那么张良就算是刘邦身边的一个顾问,没有任何股份。所以,张良过得很洒脱,刘邦当上皇帝后他只要了三百户的食邑,然后就上山练起了气功。

张良于公元前186年去世。第二年,长子张不疑承其爵位。次子张辟疆曾为汉惠帝刘盈之侍中。汉文帝时期,张不疑杀人获罪,之后被罚为修城墙的苦力。东汉时,张良的六世孙张皓重新光耀张家门庭,官至司空,其后世子孙也都为官为侯,显赫多尊。

如果再把刘邦比作是董事长,那么韩信就像是一个很有能力的职业经理。所以在韩信创下辉煌业绩之后,刘邦总担心他要么被别人挖走,或者去单干。如此一来,韩信必然成为刘邦的竞争对手。

所以刘邦害怕韩信。他曾坦言,一生最怕的人,除了项羽就是韩信。所以,刘邦在对待韩信问题上绝不允许自己有任何闪失。故此,刘邦曾经数次夺了韩信的帅印,带走了他的军队,唯恐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平定天下之后,刘邦先夺韩信齐王,之后又改封楚王,没过多久又贬为淮阴侯,软禁于长安,逐步将其操控在手中。

公元前196年,吕后与萧何联手,以“谋反罪”处死韩信,夷三族。所以韩信并没有直系子孙存世。但是有传言说萧何偷偷救下了韩信的一个儿子,之后几经周折弄到一偏远地区,隐姓埋名过活,并成功为韩信延续了后代。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一是当时的萧何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没有胆量搞这些小动作;二是吕后和刘邦不是好糊弄的,因为韩信一家在他们的监视下生活了近六年,因此,韩信的子嗣宗亲被摸的一清二楚,怎么可能有漏网之鱼呢!

(吕后剧照)

萧何为刘邦操心最多,办了许多事情,经手的事儿也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也容易引起刘邦的猜忌。如果把刘邦比作董事长,那么萧何就是财务总监,所以刘邦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而萧何为消除刘邦的猜忌,可谓是煞费苦心,儿子送到前线陪刘邦打仗,家资充饷,最终还装出贪官的样子去自污。

公元前195年,刘邦的去世,于是萧何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仅两年之后萧何也病故。由于萧何在汉朝的地位及威望非比寻常,所以子孙后代备受荫泽。

萧何的后代很有作为,南北朝时,他的二十四世孙萧道成建立了南齐,成为开国皇帝。齐国改称梁国后,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衍被推举为皇帝。只是萧衍醉心佛法,动不动就跑寺庙里当起了和尚,所以弄出了不少笑话,也无政绩可言。总体而言,萧何子孙繁盛,到了明清时期还有他们的零星记载。

综上所述,萧何用忠诚为子孙换来了绵延不绝的惠泽,如果他在关中自立,易如反掌,但是他没有背离刘邦,最终造福了后辈;张良淡泊名利,明于世事,功成名就之后全身而退,所以刘邦出于补尝自不会亏待其子孙,至于他们的将来如何,也不是张良所能把控的,毕竟路在人走;韩信不懂明哲保身,看不透事物的实质,他一味地想保住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最终是空梦一场。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观点!

《史记》没有记载韩信有后人,而且韩信因为谋反被杀而灭族,所以即使有后人,应该也是杀干净了。

然后是张良。张良去世后儿子张不疑继承留侯,张不疑在汉文帝五年,因为犯了不敬之罪,封国就被废除。

再说萧何,萧何去世后儿子萧禄袭酂侯,萧禄去世没有儿子,于是让萧何夫人袭酂侯,之后又改封萧何幼子萧延。萧延有儿子萧遣、萧则、萧嘉,先后继承酂侯;然后又是萧嘉儿子萧胜、萧则儿子萧庆、萧庆儿子萧寿成先后继承。后来继承的是萧何玄孙萧建世,萧建世传到孙子萧获的时候被废,又立萧何玄孙儿子萧喜,萧喜又传到曾孙。到新莽灭亡时才除爵。可以说终西汉一世,萧何家族都世袭酂侯的职位。

可以发现,萧何作为开国丞相,其地位在大臣中最高,影响力也最大。尽管后代有四次因为犯罪被剥夺爵位,但是又让另一位萧氏子弟继承,可以说是真正的“世家”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楚汉争霸时,刘邦依靠手下的三位顶级人才张良、萧何、韩信,得以击败项羽,获得最后的胜利,开创荣耀万世的大汉。而这三人,也都在开国论功行赏时一个个封侯拜相,但他们三人最后的结局却有些不同,有的能富贵余生,子子孙孙享受祖辈的蒙荫,有的却是身首异处,连累后代世世为奴。

在刘邦建立汉朝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他刚到楚国的时候,在自己的封地内巡察都会派军队戒严,有人就借此举报说韩信要造反。高祖听了也很害怕,因为早年韩信就做过逼刘邦封自己为王否则就不出兵相救的事情。于是刘邦假装出游命令诸侯前来相聚,待韩信来了之后就被抓了起来进行审讯。虽然最后并没有证据坐实韩信谋反,但他还是被贬为了淮阴侯。这之后,韩信就一直怀恨在心,向来追求名利的他,如今和自己曾经的手下周勃、灌婴等同处列侯,于是倍感羞辱。陈豨当时是钜鹿的郡守,韩信和他的的关系很好。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起兵谋反,首先由陈豨先起兵,待刘邦率大军前来围剿的时候就由韩信在都城起兵响应。计划一直实施的很顺利,直到韩信计划假传圣旨放出城内所有的罪犯和奴隶制造混乱时计划败露,皇后吕雉听取了萧何的建议将韩信诱骗到长乐宫,当场令人将其乱刀砍死,并连带其三族上下一并诛杀。

萧何是三人中最早追随刘邦的,他在刘邦刚起势时就倾尽家族力量帮助刘邦。甚至家中的年轻子弟都被派到战场的第一线去,这就深深地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在汉朝建立之后,萧何名正言顺的当上了大汉的宰相,在刘邦出兵征讨造反的诸侯时,萧何甚至还拿出自己的家产去作为军队的资金,这样的举措更加使得刘邦对萧何信任不已。后来萧何支持吕后的儿子刘盈坐稳太子之位,又得到了吕雉的信任。但是当时刘邦最宠爱的是戚夫人,更是做出决定要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为太子。好在萧何极力反对,并劝说刘邦最后改变心意,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但是萧何后来也曾得罪过刘邦并因此入狱,吕雉为了报答萧何几次帮助过刘盈,于是对刘邦进行劝说,最终放出了萧何并免除了他的罪责,萧何得以善终。在他死后其子萧禄继承爵位封为哀侯,萧禄的弟弟萧同在继承哥哥的爵位后因为有罪被免去爵位。而萧何的小儿子萧延被封为筑阳侯,其爵位一直传承至汉武帝时期的萧寿才被除爵。

而张良是三人中过的最为逍遥的,他向来淡泊名利,在被封为留侯之后张良就退隐朝堂,不再接触军政之事。他和韩信不同,他从未带过兵,也从未有过兵权,所以在刘邦眼中张良是几乎没有威胁的。由于张良曾在刘盈的太子之事上出过不少力,所以他的儿子张不疑和张辟强也在后来得到了吕后的赏识。张不疑继承了其父留侯之位,但是后来在文帝时期犯了死罪,侥幸逃得一命,被发配去修了长城。值得一提的是张良的后代中有一个叫张道陵的开创了道教。

总的来说,这三人中萧何的后代过的最为舒服,爵位传承了好几代。张良的后人虽然没有能够代代享受其先人挣下的功绩,但至少也因为这一爵位而免于一死。而韩信则最惨了,他的子孙无一幸免被诛杀殆尽。

“汉初三杰”的排名顺序是张良、萧何、韩信,可在职位、封爵上,韩信第一、萧何第二、张良第三。韩信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淮阴侯;萧何功劳第一,被封为酂侯;张良最受刘邦尊敬,刘邦称呼萧何、韩信是直呼其名,对于张良却是尊称其表字。而在他们的后代中,却是张良的后代不如萧何的后裔。您也许会惊诧地问,韩信呢?韩信像历史上的彭越一样,被夷三族!彻底的绝后了!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第一、韩信后代子孙的境遇如何?

不过,在西汉时有两个韩信,一个是韩王的韩信,一个是淮阴侯的韩信。汉初三杰的韩信被满门抄斩,没得说了

可是题目中没说韩信是韩王信还是楚王韩信,这里我不妨说说韩王信。

韩王信是张良的老领导,对刘邦一向支持乃至顺服,可刘邦清除异性王清红了眼,看似是误会,其实是逼得韩王信投靠了匈奴。韩王信投降匈奴后,还做带路党打汉朝,后来被柴武所杀!

韩王信带着他的儿子在匈奴的颓当城很害怕,这时韩王信恰巧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就给这个孩子取名韩颓当。

“(韩王)信之入匈奴,与太子俱,及至颓当城,生子,因名曰颓当”。

韩颓当长大后,一点也不颓废,很有担当。

他以匈奴相国的身份带着他的部属回到了大汉,在平定七国之乱中,颓当是周亚夫的部将,负责阻断吴楚的粮草,颇有军功,被封为弓高侯。

他有两个孙子,一个叫韩嫣,一个叫韩说。

韩嫣和汉武帝是幼时的玩伴,两人关系很好,韩嫣死在多嘴上。他这个多嘴成就了王太后、汉武帝尤其是汉武帝的同母异父的姐姐。

他告诉汉武帝说皇帝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汉武帝找到了姐姐,王太后也很感动。不过,王太后还是把韩嫣杀了,他知道得太多了,说得也太多了,不利于王太后的声誉。

韩嫣死在汉武帝他妈的手里,韩说却死在汉武帝的儿子卫太子手里。江充制造巫蛊之祸,陷害太子,太子不想坐以待毙,矫诏派韩说抓捕江充,韩说判断太子是假传圣旨,拒不执行然后就被杀掉了。韩颓当的后裔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第二、张良后代子孙的境遇如何?

汉初三杰的韩信,被满门抄斩。聪明如张良,他懂得功成身退。

张良到了自己的封地留侯国,颐养天年。张良有两个儿子,老大张不疑,老二张辟强。

张不疑是第2代留侯,在张良去世(前186)仅仅11年后(前175),张不疑就被劳动改造判了4年有期徒刑。

自然而然,他的留侯身份被废除,封地被撤销。这是因为张不疑摊上了命案,他和他的门客涉嫌谋杀了楚王的内史。

张不疑的倒霉,可能和他的弟弟张辟强还有一点关系。张辟强15岁的时候,汉惠帝驾崩。吕后并没有太过悲伤而是忧心忡忡。

张辟强就建议陈平,投吕后的所好,大力地提拔和册封吕氏家族的人。他的行为虽然在当时很受吕后、陈平的欣赏,但他的亲吕行为,在吕氏家族被消灭之后,也应该对他本人乃至他的家人带来了一定的灾难!

张良的后代,流芳百世的,创立千秋大业的,还是寥寥无几的。像东北王张国林,少帅张学良,跟张良一点关系都没有。别看张学良学良,但张学良真正的姓氏不是姓张而是姓李。

第三、萧何的后代境遇如何?

萧何萧相国的后代,几乎是人才辈出,成为了汉初三杰最荣耀的家族。相对于韩信一代没传(侯一代),张良只传了两代(侯二代),萧何的酂侯国传了13代,最后的酂萧禹,还被王莽降为萧乡侯。

文终侯萧何-哀侯禄-萧禄母-定侯延-侯嘉-侯胜-共侯庆-侯寿成-侯寿成-安侯建世-釐侯喜-质侯尊-质侯章-侯禹嗣。

萧何的第7代产生了一个大人物,他就是萧望之。萧何-萧延-萧彪-萧章-萧皓-萧仰-萧望之。萧望之是汉宣帝的重臣,任太傅,他很有学识,很有能力。

做到了“一公三卿,满门显著”的荣耀。

萧望之成为兰陵萧氏的开山鼻祖,他的后世子孙开创了两个王朝。

萧何的二十四孙萧道成建立了齐王朝,萧河的二十五孙萧衍建立了梁王朝,在南北朝中的南朝四个朝代,仅仅是萧氏就建了就占了两个王朝。

在大唐时期,萧何的后世子孙有八位都是大唐的宰相,被人美其名曰八叶宰相。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的弟弟萧瑀,在李世民老爸唐高祖时期,曾5次拜相,荣耀至极。

其实说到萧氏皇后,除了隋炀帝那位我们还能想到契丹王朝的太后萧燕燕。

然而您知道吗?整个契丹王朝或者说辽王朝,他们的皇后都姓萧,但其实他们的本姓并不姓萧,而是其他贵族几个部族所改的姓。

契丹王朝其皇后,也就从这几个部族中选,所以他们都姓萧。

不仅如此,耶律阿保机还有个汉名叫刘亿,也就是说,契丹王朝的皇帝都姓刘皇后都姓萧。原因很简单,契丹贵族们最崇拜的就是汉太祖刘邦和汉相国萧何。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汉初三杰为西汉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当时最为杰出的人才。汉初三杰的能力强,而且也曾经为西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汉初三杰的功劳,足以封妻荫子,也足以为子孙后代带来荣耀。汉初三杰的子孙后代境遇如何呢?

张良、韩信、萧何三人的后代中,韩信的后代最为凄惨,萧何的子孙后代最为荣耀,张良的后代居中。

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命运最差,所以他的子孙后代也最为凄惨。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处死。韩信临死之前还背上了谋反的罪名,全族被诛灭。

韩信被杀之后,被诛灭三族,韩信的子孙后代无一幸免。从理论上说,韩信并没有后代,所以史书并没有关于韩信后代的记载。

正史中,韩信没有任何后代存活于世。但是在野史中却记载韩信有后代存在。根据野史记载,韩信有一个儿子被萧何藏匿起来,得以幸免于难。后来,韩信的这个后代改姓“韦”,活跃于广西一带。现在广西一带的一些韦姓以韩信为始祖。我倒希望这段野史是真实的历史,作为兵仙的韩信绝后,未免太过可惜。

张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基本上处于隐退状态,所以刘邦并没有为难他。由于张良急流勇退,他的后代也都得以保全。

张良一家可以算是世代贵胄,张良的祖上曾经相韩五世。张良隐退之后,他的两个儿子也鲜有表现。大儿子张不疑并没有什么出色表现,反而因为触犯法律,丢失了留侯的爵位,张不疑的儿子曾经官至太守。张良次子张辟疆曾经有过惊鸿一瞥,但是此后的事迹便无从得知。

张良的玄孙张乘在汉宣帝时期,曾经被封为阳陵侯,张家又出现了侯爵。张良的六世孙张皓曾经官至司空,七世孙张纲曾经官至广陵太守。张良十世孙张翼是蜀汉重臣,官拜冀州刺史、封爵都亭侯。十一世孙张微在西晋时,曾经官至广汉太守。张良此后的后代,史料记载并不详细。

萧何共有四个儿子:萧禄、萧延、萧氏1、萧氏2。萧何的后代在汉朝时期,封侯也比较多。酂侯一共传了十四世,一直延续到西汉灭亡。萧何之子萧延曾经在吕后时期被封为筑阳侯。萧何的孙子萧则曾经被封为武阳侯,并且传承了三代。

萧何的子孙后代,在西汉一朝活得很开心。如果西汉不灭亡的话,萧何酂侯一系说不定会继续传承。西汉时期,萧何后代以萧望之最为著名。萧望之是萧何的七世孙,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兰陵萧氏的始祖。

东汉时期,史书中关于萧何后代的记载相对较少。到了南北朝时期,萧何的后代则登上政治舞台的正中央。兰陵萧氏成为南朝重要的士族之一,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士族之一,与王、谢、袁并称为南朝四大望族。兰陵萧氏出现了不少丞相和皇帝。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分别是萧何的二十四世孙和二十五世孙。

进入隋唐之后,萧氏依然非常强盛。隋炀帝的皇帝萧氏也是萧何后人,隋末诸侯萧铣也是萧何后人。唐朝的萧嵩、萧华、萧邺等萧何后人曾经官至丞相。

据不完全统计,南北朝之后萧何后人共出现42位丞相和21位帝王。如此显赫的家族,就连弘农杨氏也难以媲美。

欧阳修曾经盛赞兰陵萧氏道:“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苏轼则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西汉所有功臣中,没有任何一位功臣的后代可以和萧何的后代相比,包括赤泉侯杨喜。张良的后人更无法与萧何后人相比,韩信名义上则没有后人。

感谢邀请。

“楚汉三杰”也只有萧何、张良的后代生活的比较好,而韩信在被灭三族。

张良

刘邦平定天下后,封张良为留侯。张良在汉朝建立后,明哲保身,托辞多病,寻仙访道,闭门不出。张良对汉惠帝刘盈和吕后有再造之恩,曾保住了刘盈的皇位。也正是因为这两点,张良得以善终。

张良长子张不疑,袭封留侯。汉文帝五年,张不疑参与谋杀原楚国的旧贵族,被夺爵位。

次子张辟疆,有其父之风。吕后之乱被平叛之后,他改姓为“良”,归隐于山西上党。第一代张天师是张道陵,根据《汉天师世家》的记载,张道陵是张良的八世孙。

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张鲁,据传就是张道陵之孙,也就是张良的十世孙。

萧何

萧何,被刘邦封为酂侯。他先后辅佐了刘邦、刘盈两代帝王,死后获封文终侯。

萧何妻子甘氏,封一品夫人,还承袭了萧何酂侯之爵。萧何有三个儿子,长子萧禄死后无子,次子萧同为酆侯,幼子萧延为筑阳侯。萧何后代曾有四世因为犯罪而失掉爵位,绝封。

萧何是兰陵萧氏的祖先,南齐、南梁两个朝代的皇帝都是萧何的后代,共出了21任天子,40余位宰相。

韩信

韩信被斩杀之后,"遂夷信三族 ",之后,太史公的论赞中又有"夷灭宗族 "的说法,所谓三族有不同的说法,但其直系后裔(如果有)理论上肯定被吕后诛杀殆尽了,从这个角度,自然没有后代子孙境遇一说。但是,根据韦氏族谱,韩信当时有一个只有3岁的幼子名叫韩滢(韩潆,又名韦云际或韦天保),这个孩子在萧何、蒯通和那个当初让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被韩信以德报怨任命为都尉的屠中少年(这时自然也不是少年了)等的帮助下,送到了南越王赵佗这里抚养长大,取韩姓的一半改姓为韦,改名云际或天保,并接受赵佗赐封的土地,成为土夷长。

作者:知识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