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针灸要诀 正文

针灸要诀

2024-05-02 18:26:26 来源:口口声声网 作者:焦点 点击:806次

针灸要诀


针灸要诀

一、针灸诀针式总论及图解(图略,针灸诀下同)

《内经》所用九针,针灸诀一曰鑱针,针灸诀二曰圆针,针灸诀三曰鍉针,针灸诀四曰锋针,针灸诀五曰铍针,针灸诀六曰圆利针,针灸诀七曰毫针,针灸诀八曰长针,针灸诀九曰大针。针灸诀其用法不同,针灸诀而长短粗细亦各别。针灸诀然其治疗疾病之意,针灸诀不外取气、取血、取痛、取痹,或用以通关过节,或用以攻邪散结。然当时开化未久,用物简单,一切工匠制造,多未发明,故治疗可以师古意,而针式宜用新制造。如古人以砭石代针,用以出血,泻头部诸热,其法可谓便矣。然砭石之使用,不若棱针之精妙,盖砭石易致损坏,手法较拙者,必有伤筋伤络之患,故后世多以三棱针代之。三棱针取马啣铁制成,棱而有锋,非惟携带便利,且沿皮穿刺,出血较易,既可免疼痛之患,又可无损伤之虞,此较古为优者一也。铍针主取痈脓,圆利针主取痛痹,锋针主取痈热出血,此样针,皆为痈疽脓血而设。现在外科针刀,无器不备,且制造精良,取用便利,此较为优者二也。针学创于中国,而制针工艺亦应改进。现在制造金银各针,以日本为最精,其所制毫针、长针、大针、圆针,皆仿我国《内经》九针样式,有长者,有细者。有粗者,银合铜铸,金用开金。其针柄则或铁、或银、或金不等,其柄形则为圆棱亦异,针丝细而且硬,上下均匀,搓转便利,此较古为优者三也。故吾谓凡用针刺者,不必泥用古时九针,而古时九针所主治,除外科所用各针外,其余取气取血,消结散邪,及取一切深邪远痹应用诸针,皆可按古意变通其式,但求使用便利,不必泥古执一。今将吾采用各样针式提供针家备用。针之长短粗细分寸,列表如下:

1、毫针二种

图1:此样针细如毫发,故曰毫针,能针三百六十五穴,主取寒热痛痹,长一寸六分,刺手足腹背头面平常各穴使用。

图2:此样针长七八分,刺小儿及百会穴,深二三分者使用。

2、细针四种

图3:此样针较毫针略粗,细如猪鬃,故曰细针,长三寸,刺深邪远痹,关节火气,及腹中块邪、环跳穴使用。

图4:此样针长二寸半,刺腿臂深邪,及腹部癥瘕使用。

图5:此样针长一寸六分,与毫针主治用途无别。

图6:此样针长七八分,刺穴深三四分者使用。

3、粗针三种

图7:此样针较细针又粗,形如龙须草茎,故曰粗针,长三寸,刺壮士肥人,深邪坚块使用。

图8:此样针长二寸,刺壮士腿臂、腹部诸穴使用。

图9:此样针长一寸,刺壮士肥人腿臂、手足部诸穴使用。

4、三棱针二种

此样针以马啣铁制成,三面有棱锋,故曰棱针,针尖要锐,锐则容易入穴,针腰要粗,粗则张大穴眼,刺浅血易出,长一寸五分,刺手足十二井穴,及头上五行泻血使用。

图11:此样针长二寸半,刺牙床深处,及舌下金津、玉液出血使用。

以上行针,共分九样,均用金质造成。

九样针,长短分寸粗细,各取适用,刺浅刺深不一,刺近刺远有殊,且人之肥瘦壮弱,皮肤之厚薄粗细,块邪之坚软大小,尤有区别,在医者临症时审察,按病分刺,用粗用细,用长用短,择宜而施,未可拘泥。

三棱针,市上多有出售者,但恐不是马啣铁制成,盖马为火畜,马啣铁受气已久,毒汁消减,故制造三棱针,以马啣铁为最良。

二、进退针手势图解

(一)毫针进针手势图解

以右手大指持针柄,以左手食指、中指按穴肉,将针锋插人食指、中指两缝间,徐徐搓转而入,用平补平泻法。若系补针,则候病人呼气将尽时,而吾方纳针,若系泻针,则候病人吸气将尽时,而吾方纳针。至左手大指,必须抵定持针柄之右手心,则左手两指,紧按穴肉而侠针腰,右手两指,紧握针柄。所谓手如握虎,势若擒龙,非惟一气,易于进穴,且病者动而针不动,可免意外危险。

(二)毫针退针手势图解

用针补泻后,法应出针,仍如前图之手势,徐徐搓转而出,亦用平补平泻。若系补针,则候病人吸气时而吾方出针,出针后,则急以手指揉闭穴眼,不使气泄。若系泻针,则候病人呼气时,而吾方出针,并摇转,使针孔撑大,邪气尽出。针头出穴后,迟数分钟许,始揉闭穴眼,以防中风。

(三)细针进针手势图解

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护针身。以左手拇指、食指紧压穴上,协助右手搓压进穴。施行各种手法后,徐徐搓转出针。

(四)粗针短针进针手势图解

以右手持针柄,左手拇指压在穴上,先切后重压,右手拇指同时用劲压推,搓针入穴,重心在拇指,快速进针后,施行各种手法,手法毕,搓转出针。

三、针刺方向图解

(一)直刺法

此法是针柄、针身、针尖直入直出,由进针到退针方向不变。

(二)斜刺法

此法是进针保持一定深浅度,防止伤及内脏及血管。

(三〕卧刺法

此法沿穴串刺,是沿皮浅刺,可单刺一穴,亦可一针串数穴,适用于眼区周围及头部、胸胁部、背部。

(四)点刺法

此法持短针轻微反手一点,是快速浅刺,如蜻蜒点水,适用于小儿及体弱者。

以上针刺方向须医者因人、因症、因部位灵活掌握。

四、补泻手诀

行针补泻,曾在《针灸传真》书内,约已著述详明。然其法散见于各篇之内,学者每嫌眉目不清,苦难搜寻,兹将补法九诀,泻法十诀、平补平泻四诀各为标题立名,注明是何理由,如何用法,使学者顾名思义,按法演习,果能手法精炼,则补泻自无遗义矣。

(一)补前按摩(补法第一诀)

未施补泻进针前,则用按摩手法,以开启活动其气,使经易于补足。《内经》云,“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又云;“按摩勿释。”即补前之按摩法也。至于如何手法,详于《按摩十法》内。兹不多赘。

(二)随气搓转行九阳数(补法第二诀)

随阴阳经络之气道而搓转针柄,行九阳数。九阳数者,九次一停,每补顺行九次,九九八十一数而毕,则阳数尽也。不已者,再续为行针。《内经》云:“随而济之,恶得无实”。此法最为补针多施之术,无论如何虚病,必用此诀。

(三)慢提紧按(补法第三诀)

人之皮肤肌肉约分三部,初入三分为天部,再入三分为人部,又深入三分为地部。卫气即在天部,慢提则下气不至上泄,紧按则上气填入下部,所谓“从卫取气”。益入营分也。此法亦补针最要之着,但必须施于搓转之后。

(四)退圆进方(补法第四诀)

补针入穴,要求添津益气,补针上提,要防损津失气。提针要直,直则针孔无隙,下气不至上泄,故曰退圆。进针要方,方则气填四周、上部益入下部,故曰进方。此诀是《内经》古法,于施行提按手法时,最宜留神注意。

(五)入多出少(补法第五诀,又名三进一退)

入多出少,则三进一退之法。提针一次,按针三次,如将针提上天部,即将针柄连按三手,从天部按入人部,从人部按入地部,务使上气益入下气。此亦《内经》古法也。

(六)青龙摆尾(补法第六诀)

青龙摆尾者,卧倒针头,如龙前行,一左一右,摆动其尾,此法凡遇顽麻冷痹,滞着一处不行者,即将入穴针柄拨倒,使针头直朝病所,一左一右,慢慢拔动九次,如扶船舵,舵柄紧持不移,而舵头之入水者,摆动不已。此诀多用于病患就近处取穴者,用以补之。

(七)苍龟探穴(补法第七诀)

苍龟探穴,仍是入多出少之意,进针落穴搓转补气后,将针头板倒,向左深按攒剔一手,使气达入左边一次,又使气达入右边一次,有如苍龟入土之状,故曰苍龟探穴。

(八)呼尽内针候吸引针(补法第八诀)

《内经》云:“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盖言乘病人呼气已尽之时而吾方进针。进针后,静待气至,留针久而经气实,则病自复,故而愈矣。《内经》又曰;“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是言当病人吸气之时,而吾方出针,不使针下正气随呼泄出针穴外。气在穴内,故曰各在其处也。正气不随针孔喷出,则大气留止,神气自存。

(九)退针用直急闭穴门(补法第九诀)

退针时紧持针柄,徐徐搓转而出,勿使针头左右摇摆,不致真气从针孔泄出,则神气留矣。至针后,针孔虽小,急将针孔用指揉转紧闭,谨防气从孔出。

(十)泻前按摩及泻时按摩(泻法第一诀)

泻前按摩,与补前按摩,同一活动气血之意,果能照下卷《按摩十法》所列按摩诸法,择术而施,则未用针而气已流通,入穴后自易泻邪,进针后,邪气缠绕针头,搓转不动时,尤必赖有按摩各法,即下卷《按摩十法》中所言之摸、推、敲、剁、伸,抖、拿、活、广、意十法也。不必尽施,在医者择宜检用。

(十一)迎气搓转行六阴数(泻法第二诀)

迎阴阳经络之气道,而逆行转针,行六阴数,曰泻法。六阴数者,转针六手一停。每泻必行六次,六六三十六数而毕。不已者,再续为行针。《内经》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气至者谷气至也。谷气不至,无妨再泻,即二次、三次均可。总以邪退正来为目的。《内经》又曰:“迎而夺之,无得无虚”。

(十二)紧提慢按(泻法第三诀)

《内经》曰:“从营置气”。即紧提慢按之意也。从营取气,置到卫部,即使地部之气,泄出天部也。紧提则下气上出。慢按则上邪不至下入,此种手法,与补法适成反比例。然此法亦是搓转略松后,始能提按便利。

(十三)退方进圆(泻法第四诀)

持针出入进退,或使提插手法时,进针要直,直则上邪不至入下,故曰进圆。退针要方,方则下邪随针孔泄出,故曰退方。

(十四)出多入少(泻法第五诀,又名三退一进法)

出多入少,即三退一进之意,按针一次,提针三次。如将针头插入地部,即将针柄连提三次,从地部提到人部,又从人部提到天部。务使下气提出上部,则邪自泄出。

(十五)白虎摇头(泻法第六诀)

进针入穴后,穴下邪气壅聚,则将针柄不住前后左右摇转,使针孔撑大,则下邪当随针孔泄出,故曰白虎摇头。此法与青龙摆尾之用针不同,青龙摆尾,是以针头拔气,而针柄不教摇转。白虎摇头。是以针柄摇大针孔,而上下皆摇转。

(十六)吸气内针呼尽出针(泻法第七诀)

《内经》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又曰:“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是言乘病人吸气时,而吾方纳针刺穴,不使针与气逆,又乘病人吸气时而搓转针柄,以行泻法,则邪易出而谷气自来。又曰;“呼尽出针”。是乘病人呼气时而吾始出针,则邪随呼气而泄,自无留患矣。

(十七)摇针出穴暂不闭门(泻法第八诀)

针松邪退,法应出针,然穴下余邪未能不留些许,故于出针时,用摇转手法,务使针孔撑大,下邪随针孔泄出。则内邪净矣。且摇针出穴后,不可骤闭穴门,遏邪在内,必迟几分钟或十余分钟许,始用指揉闭穴眼。

(十八)泻气泻血同时并施(泻法第九诀)

泻法有单泻气,单泻血之分,又有气血并泻之法。气血并泻者,如霍乱、斑疹、小儿麻痘,及一切疮疽火邪,毒血壅滞不通之病,先以棱针泻其血,以泄毒汁,又以金针按照手法,再泻各经之邪气,此即气血并泻法也。

(十九)泻后按摩(泻法第十诀)

邪退出针,经穴下余邪未尽,或胀满,或抽痛,病人甚为难受,即用按摩术以宣散其气。如针腹上两章门,邪盛者,于出针后,小腹觉胀觉痛,此因邪气泻下一时未能邃从窍道泄出,故壅滞不通。医者于患者小腹各穴,或腿部三阴交,实行摸、推、敲、剁按摩法,则邪自从经道出矣。此亦泻后之最要诀也。补法则不多用。

(二十)搓转均匀(平补平泻第一诀)

搓转均匀,即搓转针柄时,不多不少,一生一成。如针柄左转为补,则针柄右转为泻,针头向上为补,则针头向下为泻。此法非惟针柄左右搓转要均匀,即针头向上向下,亦要均匀,无偏轻偏重之手法,即搓转均匀也。

(二十一)子午捣臼(平补平泻第二诀)

子午捣臼者,持针一提一插,如人捣臼之状,提针用三分力,插针亦用三分力,提插均平,无或浅或深之弊。此法最能活动穴下之气,运气催气,其效甚大。至捣臼时,一上一下,手指颤动,又名为赤凤迎源法。

(二十二)直进直退(平补平泻第三诀)

进针要直,直则上气不至入下。退针要直,直则下气不至泄上。非惟初进针后,出针法也宜如此,即使提插手法时亦要一上一下,提按均匀,此皆又补又泻,活动经穴气道之法也。

〔二十三)先补后泻、先泻后补(平补平泻第四诀)

病有先补正气,后泻邪气,又有先泻邪气,后补正气之法。在审病者正气多少,邪气轻重,以为或先补或后泻之的。一补一泻,即一损一益之法,法无一定,择宜而施。邪轻而正太虚者,用补多泻少法;邪重而正不至太虚者用泻多补少法。

五、注痛十一诀

金针治病,取效最捷,胜于药料。然有病而不肯就针者、畏痛故也。一则因医者针粗器钝,二则因行针手法不良,此注痛法不得不讲也。今将未针前、出针后、及进针时、注痛之十一诀,分列如下:

(一)未进针前注痛第一诀(按摩)

已知病在何经,应刺何穴,尚未持针着穴,而先施按摩爪切者,曰未进针前注痛法。

针未入穴,病者邪盛气郁,预忧其痛,医者先施按摩诸术,就所取阴阳经络,上下左右,着力按摩,或摸、或敲、或剁、或广意,或伸活,或抖拿,按照《按摩十法》书内手术,择宜而施,务使经络活动,气血流通,则痛自减轻。

(二)未进针前注痛第二诀(爪切)

无论所针何穴,先将病者穴内之肉用指甲从皮部着力爪切、以成四形深印,使穴边气血荡开,消毒后以针锋对正爪印刺入,即用医者左手食指中指,着力紧紧按定穴边上下之肉,再搓转针柄,自能减痛。

(三)进针时注痛第一诀(平补平泻手法均匀)

已经持针刺穴,用指搓转而入,施种种注痛方法,曰进针时之注痛法。

人身气血,本自均匀,偏胜则为痛,故进针,以右手大指食指,紧握针柄,徐徐搓转而入,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务要按生成数行法。生成数者,即平补平泻,不多不少,向上如是,向下亦如是,向左如是,向右亦如是,穴下气血均平,痛自减免。

(四)进针时注痛第二诀(调匀呼吸)

进针时病者或坐或卧,先令调匀呼吸,勿使言语,勿使动摇,徐徐搓转针柄,或快速进针,按法刺入,若病者稍觉疼痛时,即令吸气三口,痛自减。

(五)进针时注痛第三诀(循经按摩)

进针时、病者穴下邪盛气结,抵针难入,疼痛较甚,医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紧挟针腰以右手中指摸泻是经上下之穴。如所针是任脉中脘穴,滞针抵针,不易搓入,即用右手中指或大指、摸推下脘、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则针较松,而痛亦大减。

(六)进针时注痛第四诀(紧按)

《难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盖言持针虽系右手,而按穴起落止病,则多资左手。经络顺逆,气道上下不同,则按穴之食指、中指,何指重、何指轻亦异,如所针泻是足阳明天枢穴,其气由上而下,转针时稍觉疼痛,则将在上按穴之指,加力紧按,则痛自减。如所针是足少阴肓俞穴,其气由下而上,转针时,稍觉疼痛,则将在针下按穴之指,加力紧按,则痛亦减。

(七)行针时注痛第一诀(循经按摩)

针已入穴,浅深亦足,行手法补泻时,用种种注痛法,曰行针时之注痛法。

针入穴后、穴下邪盛气郁,行针时,病者抽痛难忍,医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紧挟针腰,以右手中指、大指,摸推所针之经穴,按气道顺逆,于所针是经上下各穴,着力先施按摩手法,则经气流通,痛必减轻。

(八)行针时注痛第二诀(分部行泻)

行针时邪气太盛,搓转不便,强行手法,非惟疼痛难忍,又有折针之患,故宜用分部行泻法。先将针提出天部,深三分以泻天部之邪,天部略松,再入三分,以泻人部之邪,人部又松,然后再入三分,以泻地部之邪,先浅后深,渐次行针,痛减轻。

(九)行针时注痛第三诀(针远穴以通气)

进针落穴后,手搓针柄,推之不动,转之不移,遍施按摩诸法无效者,是气血壅聚已极。强行针,则疼痛难忍,最好是先取是经远处之穴而针泻之,远邪退出,则近邪自轻。如针腹上肝经之章门穴,而壅滞不动,则从腿上取三阴交而先泻之,下穴气松,则上穴之邪亦减,自便于搓转矣。一次不开,可针两穴,务使行针无滞,疼痛减轻。

(十)出针时注痛诀(搓转均匀)

邪尽正足,徐徐搓转出针,仍如进针时之手势,曰出针时注痛法。

邪退法尽,自应出针,然出针时,仍以左手两指按定穴位,用平补平泻法,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仍按生成数行法,手法均匀,进针固宜缓,出针亦要缓,盖出针急,则带穴肉,易致疼痛,不过补针要直出,泻针要摇转而出,稍有不同。

(十一)出针后注痛诀(按摩针穴)

针已出穴,邪尚留聚,用按摩针穴消除者,曰出针后注痛法。

出针后、邪气由上移下,或由下移上,余邪未尽,或所泻邪气,从腹上流注腹下,从腹部流注腿部,气聚邪壅,一时未能遽出,稍觉疼痛,则急按所针上下经络、气道顺逆,就疼痛各穴处,着力用指施行按摩诸术,则余邪出而痛自止,且甚有针泻脐上旁开章门穴,出针后腹上不痛,而小腹下部竟觉大痛者,遍施摸、推、敲、剁按摩法,终莫能止,可急从腿部两三阴交穴上再为针泻,则邪去痛止。

以上注痛诸法,泻针多于补针,盖补针虽用按摩,然行针时,无邪气壅塞之忧,出针后,无余邪流注之痛,且更无推不动、转不移之患,故补针注痛法,除进针出针与泻针相同外,余皆无疼痛之虑。至于三棱针注痛法,详出血针四手诀内,兹不多赘。

六、出血针减痛四手诀

出血针,多以三棱有锋者刺穴,故手法笨拙,无不畏其痛而避其锋,往往有宁病勿刺之人,而小儿尤甚。其实刺之痛不痛,不在棱针之粗细,而在手法之巧拙,今试将历年刺穴不痛之经验,列四种手法如下:

(一)捆绑截敛之手诀

刺手上十二井穴,先将患者衣袖退上,以医者两手叉定病者之臂,着力紧紧敛下,其气血由肘间渐收敛至手腕而止,即用带缠绕手腕数周,加力捆紧,务使臂上气血,集注手上,且觉麻木。

(二)爪切限定针锋之手诀

以医者右手大指甲爪切病者手上各穴,如刺手大指少商,使穴边气血荡开宣散,又以医者大指食指,紧握棱针,两指甲限切针锋一分或二分,对正穴内爪印,以为刺之浅深。

(三)圈指紧握之手诀

以医者左手大指、食指,圈定病者所刺之指,起初未刺前,不用着力,至令病者咳嗽进针时,急入急出,有似电闪,医者速将左手大指食指作圈者,加力紧紧握定,刺穴者是右手两指,而用力者却是左手两指,如是则血易出而痛亦减,此理最为明显。盖凡吾人碰伤打伤手指时,即自将所伤之指,塞入口内,用牙紧紧咬定,痛则较轻。此系截定血络,不遽传送之故也。刺一指如此,刺十指亦如此,刺足上十二井穴亦莫不如此。

(四)切定血络不使传送之手诀

刺头上各穴,及腿上委中,足上涌泉、然骨等穴,不能照第三圈指紧握者,即于所刺之穴,用医者左手大指、食指、中指摄起穴肉,沿皮穿刺,急以左手大指、食指深切穴边之血络,辫明阴阳上下,血气来源,如所刺是颐上大迎穴,其气由上而下,即用指甲深切穴上之络,距离不过一寸,或七八分,使气不至遽然下行,则痛自然减轻。

七、刺头上五行各穴出血之经验

《内经》云:“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盖手足六阳之经络,无不上头,故凡头晕、头痛、眼眩、眼痛、耳鸣、耳痛、面肿、面痛,及一切火邪上冲头面之症,无不于五行内,各择二三穴,刺出其血,轻者每行各针一穴,重者每行各刺二穴、或三穴,未有不当觉轻减者。如:

上星、神庭、百会,督脉穴也。

两头维、两颊车、两四白、两地仓、两大迎,足阳明穴也。

两迎香、两禾髎,手阳明穴也。

两丝竹空、两角孙、两耳门,手太阳穴也。

两临泣、两阳白、两目窗、两童子髎,足少阳穴也。

两天容、两颧髎、两听宫,手太阳穴也。

两攒竹、两曲差、两五处、两承光,足太阳穴也。

头上共合五行,每行各举数穴,以为取血泻邪之用,不必尽刺齐取,但以病情轻重为断。然又皆系面前易寻之穴,若在发际内者,不易寻取,妇人尤甚,以其发厚故也。吾每遇头眩晕各症,独取攒竹两穴,瞳子髎两穴,上星一穴,共五穴,刺出其血如豆许,无不当觉轻减。病重者,亦不过于每行各择一二穴刺之,皆能应手取效,刺眼疾亦然。至头顶百会一穴,凡遇晕痛、昏厥等症,取效尤捷。昔唐高宗得眩症,甄权以棱针出血如大豆许,立已。可见其功效之大。但取血用针,必须沿皮斜卧穿刺,不可直下过深,深则内漏成疮,并有他种危险,诸穴皆然,百会尤甚。

八、刺手足十二井穴及臂腿舌鼻牙床出血之效验

手十二井穴,市医皆知出血,而两足十二井穴,刺者颇少。其实刺两手井穴出血,是通手三阳、手三阴气血,而足三阳、足三阴之气血,尚未尽通。《内经》云:“必尽刺其血络而后已”。夫尽刺血络之病,必是霍乱、四厥,及一切大热昏迷、不省人事之症。十二经无不受邪,故非尽取十二经之血络,刺出其血不可。刺手不刺足,犹是泄其半邪,而脏腑气未能尽通也。故必按图取穴,辨别阴阳,各出血如豆许而后已。其它如臂上尺泽穴出血,以泄肺邪,曲泽穴出血,以泄心包络邪;腿上委中出血,以泄膀胱邪;足上然骨出血,以泄肾邪;鼻孔搓磨出血,以泄督邪,而治喉痛;舌下左右刺金津玉液出血,以泄心经之邪,而治舌上肿痛各症;牙床出血、以泻胃与大肠之邪,而治牙床肿痛诸症。出血针虽不仅此三十余穴,已能应用无穷。余常刺此所举各穴,无不应手取效,虽病情重大,未能立即全愈,而一经出血,无不当见轻减,可见出血针为治疗各适应症最捷最便之方法,医者万勿忽视。(臂上及腿腘出血一定要摄起穴肉针刺,防止血管内漏)。

九、刺穴浅深不必拘泥《铜人》、《素注》之分寸

针家刺穴浅深,多遵《铜人》、《素注》,其言分言寸,最为详明,过之不及,皆为违背经旨。其实人之大小肥瘦不等,皮肤肌肉之厚薄有异,未可一例而施也。且《铜人》、《素注》分寸不一,如肺之云门穴,《铜人》针三分,《素注》针七分。胃之大巨穴,《铜人》针五分,《素注》针八分。小肠之肩中俞穴,《铜人》针三分,《素注》针六分。肾之气穴、大赫两穴,《铜人》各针三分,《素注》各针一寸。肝之中封穴,《铜人》针四分,《素注》针一寸半,其他《指微》、《活人》、《甲乙》、《千金》、《明堂》诸书,所引分寸,又与《铜人》、《素注》不同。可见分寸不必拘泥古人,不过略示规矩,取宁浅勿深之意,亦是各本心得经验而出此分寸之例,非此无分寸也。在医者审察病者肥瘦厚薄,又必切知在背、在腹、在腿臂、在手足。当脊及脊旁开寸半,脏腑俞穴宜浅刺。脊之旁开三寸各穴,宜略深,不宜太深。腹上在肋骨间各穴、宜浅刺、宜卧针刺,不宜直刺,腹上正中及旁开一寸二寸者宜深刺。但有一定角度。腿上各穴宜略深。手足上各穴宜浅刺。法无一定,在视其肌肉厚薄,穴气之浅深,以为进退,不必尽泥书,亦不敢尽离书。余尝按《铜人》《素注》分寸,针刺腹上各穴,而针下竟不得气,深入几分始得气。得气者,针下紧,搓转滞针,病人言抽痛是也。故刺穴以探得邪气为适当,不得气者,不合分寸也。又尝刺一体貌肥壮妇人,其病是寒邪结聚脐上,其腹则肥大高厚,异于常人,因取下脘一穴而针泻之,按古书宜刺八分,深入寸二分,尚无知觉,直至一寸五、六分,始觉气紧抽痛,可见拘泥成法,未能收效,要灵活应用。

十、泻气泻血以十二经气血多少为标准

六经气血多少,在《传真》书内已经注明,然犹有未尽义焉。盖行针意在泻气,血亦随行,而气之行较血为多。出血针意在泻血,气亦随出,而血之出较气为多,故无论以金针泻气,以棱针出血,总要先知十二经气血多少,以为泻气泻血之准。如心、肺、脾、肾、三焦、胆六经,少血多气之经也。肝、包络、小肠、膀胱四经,多血少气之经也。胃与大肠两经,多血又多气之经也。多血多气者,多泻气可,多泻血亦可。用行针则于六阴数施毕,不妨再施三施。出血针则刺之较深,取血较多,刺毕不妨再刺。多血少气者,多取血不为害,而泻气则不可太多。少血多气者,多泻气无甚损,而出血则不宜过多。余尝见一医士,刺一妇人尺泽穴,出血多至半茶碗许,致该妇面色发白,嗽不已者半年。可见取气取血,要有一定标准,过甚则为害。然此亦就常道而言,若邪气塞满经络,毒血壅聚太盛,多泻气多出血均为有益无损,今将十二经络多气多血,及多气少血,多血少气者,分列如下:

多气多血:胃,大肠;

多血少气:肝、包络、小肠、膀胱;

多气少血:心、肺、脾、肾、胆、三焦;

十二经气血多少,其说出于《内经》,失血之多少,固能剖解而知,而气之多少,绝难剖解而得也。盖人死则气散,何由得知多少,此非深明气化者,不能说出。现在德美医院,及日本各医士,研究我国针学最力,然不从岐黄书内讨论,恐难得其奥义。

十一、晕针挽救诀

晕针之现象不一,有进针后,略施泻法数手,而见晕针者;有手术将尽,针未离穴,而骤至晕针者,又有出针后,未过片刻,而随后晕针者。其时,或先恶心发呕,或先头晕眼眩,甚或面色突然发黄白,吐出食物,手足厥冷,仆地卧倒,气若将绝者,此其故,盖因正气不足,邪气已尽,脉络空虚,胃气未来,且邪气将尽时,脉内已觉空虚,正本不足,而泻邪时,又稍为损正,故现此危险病状。还有因病人过度情绪紧张,怯惧太过,亦致晕针。然晕针虽危险可惧,而邪退时始有此等状态,邪盛时不至晕针,故晕针为病愈吉兆,病者不可惊慌,欲挽救此危机有六手诀:

(一)无论所针何穴,针在穴内,不可将针拔出,防止气再从针眼泄出,迟片时自愈,或用穴内原针,略补数手亦可。

(二)病者晕倒时,急用手切住病者人中穴重按,待口鼻回气,与以热汤饮之,则立苏。(糖水饮半杯,效果更好)

(三)急取病者腿上胃经三里穴,按九阳数补气,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谷气增,经络自实,晕病立愈。或补百会、人中、气海等穴,均能收效。

(四)晕病不至太重,无须用针补气者,急用两手大指中指,在病者腿上三里,臂上曲池,手上合谷,腹上气海,或摸或推,以按摩法,补其胃经、大肠,及生气之根,则正气自回而晕病愈。

(五)或用麝艾燃灸足三里、合谷、曲池、气海等穴,亦能使正气同转。

(六)病者晕针后,针在穴内,尚未起出,俟正气回转后再徐徐搓转出针,然出针宜照法直线提出,不可旁摇撑孔,致泄正气,且出针后,宜急闭穴门,不可再泻,如病未愈,隔日针之。(必须察脉观色,谨慎施针,预防晕针。)

十二、预防折针诀

针细易折,邪盛尤易折,前所列进针退针手势图解,及行针注痛诸手诀,虽为易于进穴,又为止痛而设,而预防折针之意,亦兼含在内。盖以左手食指、中指,并紧按穴,挟定针腰,是挟护针之下腰,而上腰则仍赖持针之右手。持针右手五指,除食指、大指,搓转针柄外,而中指无名指,又紧护针之上腰,且左手大指,抵定转针之右手心,针虽细竟成一直线,两手并用,一气贯注,无论病者如何动摇,吾针不动,此预防折针之第一诀也。

针入穴后,邪气坚凝团结,抵针滞针,穴下如有物缠绕,强行搓转,必致折针,前所论注痛手诀内,或施按摩,或针远穴,为注痛设者,即为折针设也,穴下气血活动,则搓转无滞,而针柄自无折断之患,此预防折针之第二诀也。

折针速救诀:

针已折在穴内,无论是针腰断,针柄断,仍以左手两指,加力紧紧按定穴边之肉,将断针露头处,迅速屈成挠钩形,则针丝不至被穴下邪气吸裹,然后徐徐摇转而出,再换他针刺之。或用磁石迅速吸针出穴。

针前详细认真检查针器,慎之于始;行针时发现滞针缠针,推之不动、转之不移,不可强转针,预防折针。并用按摩诸法,通经活络,帮助输通气道。

十三、消针毒法

金针虽不生锈,然病者秽气毒血,多在穴下,一经针刺,则必污染,且人之病患不同,疥癣、花柳、伤寒、疮疽、瘟疫等症,最易传染。若不将针上毒垢消除,难免以此传彼之患。故每针一穴,则宜换针,每针一人则宜洗针消毒。用消毒药水将污垢洗尽,再用消毒药棉将针擦明,最后以酒精(75%)泡半小时,用干酒精棉球擦干,贮藏针于消毒后之玻璃管内(管底亦放置消毒干棉球以护针尖),封好管口备用。

至于三棱针以铁制成,最易生锈,尤宜经常擦磨,可蒸可煮,可以药水浸泡洗垢,用75%之酒精泡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干,放入针管内备用。

十四、针刺禁忌

(一)刺禁:

《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膏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注:心下隔上为肓,心为父,肺为母,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肺三日死。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谓背脊五椎旁为心俞,七椎旁为膈俞,心之下为心包络,自五推之下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故曰七节之旁有小心焉。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一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嗽;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附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注:跗上,足面上也,脉是冲阳穴。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注:溜脉者,与目流通之脉也。

“刺头,中脑户,入脑者死;

注:脑户,督脉经穴,在枕骨上,通脑髓。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注:舌下为廉泉,系任脉经穴。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注:足下布络,足下各经之络,误刺其脉,则邪不得散而为肿。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注:郄中,足太阳膀胱委中穴也,下行于足,故误中其大脉令人仆而脱色。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注:气街,即气冲,胃经穴,在鼠鼷上一寸,误其脉,血不出而气并于中,则内结为肿,而在鼠鼷间矣。

“刺脊间,中髓为伛;

注,脊间为督脉经藏髓之道,误中之,故为伛。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注:乳上之穴,名乳中,其内为乳房,其下为乳根穴,刺乳上误中乳房则肿,下之乳根亦当有脓,自蚀成疮矣。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注,肺为华盖,缺盆为道,刺缺盆内陷,则肺气泄,而令人喘咳,缺盆在喉两旁横骨陷中,为手阳明,太阳脉。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注:鱼腹,即鱼际穴,刺太深而内陷,则为肿。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注:阴股,脾之脉也,误刺大脉而致血出不止者,脾气绝而死矣。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注:客主人,足少阳胆经穴,在耳上起骨,开口有孔,手足少阳、足阳明三脉之会,刺之太深而内陷者,则交脉破决,故为漏为聋。

“刺膝膑出液,为跛;

注:膑,膝盖骨也,膝乃筋之会,液者,所以灌濡空窍者也,液脱则屈伸不利矣。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注:太阴肺,主行营卫,阴阳治节由之,出血过多,则营卫绝,故立死。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注: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肾虚而又刺之出血,则舌强难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注:肺之中府,云门等穴,皆在膺中,误中之而陷,则为喘逆仰息。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注;肝经有阴包穴,治遗溺,脾经箕门穴,亦治遗溺,刺之而内陷其脉,则溺反不止矣。

“刺少腹,中膀胱,令人少腹满;

注:膀胱在小腹之内,误中之,故溺出而少腹满。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

注:腋下有肺经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肺脉横出腋下,故刺之而内陷其脉,则为咳也。

“刺腨肠内陷,为肿;

注:腨肠者,足鱼腹中之承筋穴,俗云腿肚,系足太阳膀胱经穴,深刺而内陷则为肿。

“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注:匡上即眼眶,陷骨即眶骨也。误中其脉,则目系绝,故为漏为盲。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伸屈。

注;关节臂肘股膝骨节交际之机关处也。液出则筋膜渐干,无以养骨节,故皆不得伸屈。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二)五夺不可泻。《灵枢·五禁第六十一》:“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为五夺,皆不可泻。

(三)五逆不可刺:《灵枢·五禁第六十一》:”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血不),血(血不)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四)五禁不可刺:《灵枢·五禁第六十一》:“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蒙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

(五)无伤:《素问?刺要论篇第五十》:“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共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淅淅然寒栗。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腰疼;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烁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注:不去,不欲行动也。强不强,弱不弱,寒不寒,热不热,曰解(亻亦)病。解即懈之意。

(六)勿刺已刺所禁忌:《灵枢?终始第九》:“新内勿刺,已刺勿内(内,房事也);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己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

凡此十二所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

泆,乃销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七)六经气终不可刺:《素问?诊要经终篇第十六》:“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注: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额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其终时,眼戴上,背反折,而为瘈瘲之状,白色者,肺色也。太阳之气主卫外,气绝则绝汗出,而肺之真色见,人不得生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擐去掉扌)绝系,绝系一日半死矣,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注;足少阳胆经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目后,入耳中,上走耳前,故其终也耳聋,目(擐去掉扌)绝系,少阳主筋骨,故百节尽纵,色青白者,金木相克也。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注:足阳明胃经之脉,起于鼻,交额中,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共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腹,属胃络脾故其终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黄色者,土色也,胃绝而脾色见。上下之经,亦皆盛而不行,无胃气以养经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注:足少阴肾经之脉,入腹,开窍于二阴,故其终也,腹胀闭塞而不通,肾主骨,齿为骨余,故齿长而垢,肾色黑,故面黑。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注:足太阴脾经之脉,循足大趾内侧出腨内,上阴股,入腹,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故其终时,腹胀而不得息,噫呕交作,上下不通,面黑而皮毛焦也。太阴之脉,从胃上注于心,即火生土之路也。噫为心病,脾绝而气逆于上,则为噫为呕,而面见心之赤色。若不上逆心,是土败而为肾水所乘,则上下不通,面现肾之黑色,且并见手太阴之气绝而皮毛焦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所败也。”

(八)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见《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九)五脏气绝不可刺:《灵枢?经脉第十》:“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注:肺经之荣在毛,合在皮,气绝而不荣,则皮毛焦,皮毛一焦,是皮节之津液去,而皮毛焦者,甚至爪枯毛折矣,毛折则毛先死,其死也必在丙丁之日,金被火克故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注:心主脉,又主血,气绝则血脉俱枯,毛色不泽,面色如漆染者,血先死,血死不能久生,其死也必于壬癸之日,火被水克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其肌肉,口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注:脾主肌肉,唇舌为肌肉之本,故脾气不荣,则肌肉软,其舌萎,其人中满,其唇反,唇反而肉先死矣。其死也必于甲乙日,土被木克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注:肾主骨,其脉行于冬而濡骨髓,惟肾气绝,则骨枯肉脱,齿槁发焦,而骨死矣。其死也必于戊己之日,水被土克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注:肝之合在筋,其筋下聚于阴器,而上络于舌本,故气绝则筋急,引舌与卵,其筋已死矣,其死也必于庚辛之日,木被金克也。

“五脏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注:五脏精气皆聚于目,故脏气绝,则目系转而运,志生精,精脱则志死矣。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注:六经气绝,则阴阳相离,卫外之气脱,而绝汗出矣。绝汗者,汗出如油之谓也。

十五、论中国灸法起源及历代传为治病之要诀

灸法创于岐黄,读《内经?骨空论》一篇之内,凡当灸者二十九处,其散见于各篇内者,不胜枚举,曰熨、曰(火卒)、曰燔,皆火攻之意,故灸法与针术并用。《左传》成公十年,秦缓诊晋候之疾,曰:“在膏之上肓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达,针也,攻,灸也。言不以针刺艾灸也。《史记》扁鹊治虢太子尸厥暴病,使子豹为五分之熨,熨两胁下,太子立苏,两胁下必章门穴,五脏精神所会,五分之熨即五分灸之意也。又《史记?仓公传》齐北宫司空命妇得疝气病,仓公为灸足厥阴而愈。足厥阴者,足厥阴肝经也,必是三毛中大敦穴。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唐孙真人亦云:“宦游吴蜀体上常带三两处灸伤”。盖以瘴疠潮湿之地,非灸无以却外邪。又《隋书?经籍志》所载针灸诸书,曰《针灸经》一卷、《曹氏灸经一卷》、《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雷氏灸经》一卷。我国灸法,盛行于古代,言针则寓灸,言灸则随针,故合称为针灸。秦汉以前此法大行,隋唐时尚有若干灸经风行于世,宋、元时期有《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等灸法专著。历代医家皆懂灸法,在其所著医书中提到灸法者甚多,不胜枚举。明、清以后,灸法专著不多,但在医药著作中提到灸法者不少,由壮数灸发展到用艾卷灸、药物灸。明代杨继洲著《针灸大成》,高武著《针灸聚英》,针灸并用,保存国粹。故流传曰:“一针、二灸、三服药”。当今之时,对此自古灸治要法,有谁重视,因而《灵枢》玉版永寂无声!而东西各国,日以科学治疗方法,流传我国,取人之长,弥己之短,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吾侪有责,而我国之艾灸法,足以起死回生,保全人体健康者,反致一蹶不振,良可慨也!

十六、灸法经日本医士实验

我国灸法,在古代已占重要位置,自欧西科学发明后,凡种种治病方法,取重物质实验,而我国之艾灸法,视为无足轻重。其实古代医学,创造此法,亦从考查实际经验而来,非尽属诸想象者。后世针灸失传,致使火攻治疗方法,束诸高阁而不讲。夫《铜人》、《素注》所载灸法最多,曰一壮、曰三壮、曰五壮、曰七壮、曰九壮,曰二七壮、曰三七壮、曰多至二百壮,及千壮,并曰禁灸。同一经穴,何以此穴宜多灸,彼穴宜少灸,又何以此穴宜灸,彼穴不宜灸,此皆切有至理,非漫为是言者。燃艾发火,原有驱邪助阳却寒之功。究竟艾气从毛孔针眼传入皮肤血肉之内,对于营气如何,对于卫气又如何,犹待进一步研究。吾等研究事物,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独医学如是也。尤怪者,本是我国旧学说,一经外国人批评,加以名词。则耳目新而声价顿高。如灸法治病已四千年,我国人不能实行试验,故致疑信参半。近年来德美医院,研究我国针学。日本各医士,又于研究针术外,考查我国灸法,连续施灸剃毛家兔,及海螟兽类,分别背部腹部,按艾柱点数,燃火灸治,有每一次之检查,有每小时之检查,又有每一星期或数星期、数十星期之检查,连续施灸后,即用科学方法,察得白血球增量若何,赤血球增量若何,嗜好细胞、淋巴细胞、色泽浸润又若何,既有施灸兽身之检查,又有施灸人身之检查。民国元年,日本樫田十次郎,著有《灸治论》,七年,越智真逸氏著《论灸治及于肾脏利尿之影响》;十五年,时枝董氏有《灸治实验的研究》;十六年,原次免太郎,于施灸后,考得血色素量与红血球之影响,十八年,又考得施灸后皮肤组织,及白血球之影响,结核动物与慢性膀胱加答儿之治愈法,同时又有青正皓,于施灸后,察得血球与血清之影响。此二十年来,经日本名医学博士,种种检查,切知艾火助热,有时较药水注射,功效尤大。且著有灸治专书,与针术并重,我国固有灸法,此后可昌明于世界矣。

此外,日本医士还测验艾火之温度及壮数多少。如:日本樫田、原田两博士,常取东京各处所产艾叶,用鸠卵或鸡卵大之艾绒,卷裹在寒暑表之水银槽外,于空气中周围燃烧之,约发64℃之热,若以风力助之,约达67℃。

又日本某医士云:“凡灸法、对红血球,及血色素量之影响,自来无人论定者。盖因灸之点数不多,而为短时间之检查,遽下判断,未能明显也。每灸必以二三千壮,或六七千壮为度,若仅灸数十壮,恐未能得当也”。按此考查论来,各经除禁灸各穴外,凡系背部腹部,我国《铜人》、《素注》所言灸三壮、灸七壮、灸九壮,即多至数百壮者,似嫌太少。余往往遇疾病宜灸者,不按古书壮数,或加倍或数倍,取效甚多,未见有害。

十七、艾灶高低广狭

《明堂下经》谓燃艾灸穴,艾炷底面,宜广三分,盖底宽三分,则热力易于传入,然底面宜宽,而炷形切不可太高,故古书所载艾炷之形,曰如雀粪、如麦粒,至大者,曰如枣核。日本针灸书亦有此说。盖艾火传热,全在底面着肉处,炷太高,则烟火上散而无益,故艾炷之高,亦不过二分三分或二分半。艾炷底约宽三分,其高或二分、或三分、或二分半均可。其形上尖下平,尖则易于燃火,平则易于着肉,且搓贵紧不宜松,燃以线香纸煤为适宜。

十八、隔物灸不如着肉灸

灸治法有隔姜片者,有隔蒜片者,又有隔纸灸者,其实灸以传热为目的,隔物灸治,热力不易传入,虽火未着肉,似能减痛,姜蒜热后也甚灼热,而着肉燃灸,亦无疼痛之患。(取艾底要掌握火候,要快速取去)盖针后行灸是气从针眼传入,不针而灸,是从毛窍传入,较之隔物灸功效尤大,且卧灸时医者病者互相注视,略有灼感则取去,亦何至有伤肉之患。

十九、已刺未刺皆可灸

出针后,未经揉闭穴眼,即用艾炷灸治者,曰针后行灸法,未用金针刺穴,择定何经何位,先以爪甲切印,烧艾灸治者,曰未针灸法。灸针后穴孔其效速,灸未针穴孔其效缓,从针传入者,少灸几壮则见效。从毛窍传入者,非多灸几壮不为功。也有医者将艾炷裹置针柄上,以火燃艾,令由针柄传热,针下有烫热痛感,毫针不宜,吾不用此法。

二十、三里灸

俗语云:“若要小儿安,三里常不干”。日本人亦云:“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曰:“无艾灸之入,不可与同旅行。”盖以三里是足阳明胃经要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胃气盛则他经皆赖以相安。孙思邈曰:“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其消除寒邪,却免瘴疠,及一切传染、结核或慢性等病。灸之尤有大功。然病有阴阳虚实,气有寒热水火,宜灸不宜灸,宜少灸,宜多灸,以病脉为标准,未可一例而施也。

 

裴老师

痛痹一针创始人

北京元通中医研究院院长

武医第十代传人

高级经络调理师

胶州市利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副校长

博杏堂疑难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席

作者:探索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