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提前进入极枯水期,2022年是有记录以来从枯水位到极枯水位最快的一年。
位于江西省庐山市鄱阳湖中的千年石岛“落星墩”,在丰水期时,其底座岩石被湖水淹没,只露出其上的楼阁。而如今整个岩石底座已经全部露出,周围湖床也变得郁郁葱葱。
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四级主任黄晓表示,6月下旬以来,江西省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0%,蒸发量是同期的2倍。7月以来,长江中上游来水较同期减少40%。
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明代古桥“千眼桥”本在丰水期丰水期浸泡在水中,现在提前近四个月显露真容,现身湖底。
作为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日前出台了30条抗旱救灾举措。其中提出,综合采取建设排灌站、开挖抗旱井、调配抽水机等方式,加强电力保障、优化配置水源,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对没有灌溉条件或工程性缺水的农田,要加强保墒措施,想方设法进行补灌。
江西水文部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鄱阳湖水位将继续走低,建议做好提水保水工作,保障湖区生活用水、农业灌溉,防范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对湖区及周边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