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百科 互联网 长歌惊弦录 武侠小说杂志

长歌惊弦录 武侠小说杂志

《长歌惊弦录》原名《冰霜谱》,曾部分在网络连载。后在大陆金学第一人陈墨教授、资深作家程鹰、著名作家、评论家、电影人曹霁等人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现连载于《武侠小说》杂志。

有人说我在《冰霜谱》(《武侠小说》杂志连载更名为《长歌惊弦录》)中将明教诸法王的明争暗斗写得过于阴暗,损害了明教的声誉。其实在《倚天屠龙记》中,和拙作不同时代的明教高层内斗之触目惊心,较之拙作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老爷子功力深厚,故意写得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而已。

在《倚天屠龙记》结束部分,老爷子给杨逍作了一个评语:年老德薄。其实此人何止年老德薄,实乃明教中仅次于朱元璋的第二野心家、阴谋家也。

有一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没有考虑过:在少林寺屠狮大会上,杨逍以一面小旗指挥五行旗,凭借金木水火土五种具备惊人破坏力的阵法威慑群雄。人人皆知杨左使小旗所指,此人便有通天本事也是劫数难逃。那么,假如杨逍将小旗掷向张无忌,后果会如何?进而,杨逍苦心孤诣训练出这个近乎无敌的“五行绝杀阵”,究竟是为了对付谁?

很明显,杨逍不会是为了对付武功不如自己的人。在倚天时代,能单打独斗胜过杨逍这种大高手的,只有二张、三渡、黄衫女等寥寥数人。在杨逍训练这个阵法的时候,他未必知道三渡的存在,也没见过黄衫女出手。而对付张三丰的后果,则百分之百的会和张无忌为敌。推论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杨逍训练“五行绝杀阵”,是为了对付张无忌。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类似的先例。匈奴的冒顿王子,训练了数百勇士,但凡他的响箭射向谁,众人的箭便要齐射向谁。他先后将响箭射向了自己的爱马和爱妾,凡是没有立即跟着放箭的勇士,都被立即处死。到了后来,众勇士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无论冒顿将响箭射向哪里,众人都会立刻跟着放箭。于是冒顿王子将响箭射向了自己的父亲,毫不奇怪,这位老单于瞬息之间成了刺猬。而冒顿顺理成章的成了新的单于。——这并不是个很生僻的典故,杨逍肯定在史籍上看到过,至于张无忌,可就不一定了。

我们回过头来看杨逍的处境。

在张无忌出现前,明教内部有资格角逐教主位置的,主要有三股势力,即杨逍和他的天地风雷四门系统、殷天正的天鹰教系统、五散人和五行旗的联盟。阳顶天遗言谢逊暂摄副教主,明显是企图用谢逊这个真正的超然派来平衡三方利益,以勉强维持明教的团结。韦一笑则因为和五行旗一系走的比较近,而显得不够中立,丧失了和谢逊竞争的资格,尽管他和谢逊一样,是没有自己班底的孤家寡人。遗憾的是,阳顶天这个并不完美但不失为次优选择的人事安排没来及公布。于是导致了三方冲突的表面化。从原著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知道,五散人和五行旗好像曾经试图推举范遥作为利益代言人,最后这个计划因为范遥本人的不合作而胎死腹中。而殷天正则由于杨逍的排挤,被迫出走光明顶,自组天鹰教。明教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张无忌横空出世的光明顶一役中,由于外敌的出现,明教内部的力量平衡发生倾斜。五行旗的重要人物庄铮战死,且基层教众由于承受了六大派的绝大部分攻击火力而伤亡惨重,基本上从此一蹶不振。天鹰教很可能损失了第三号领袖李天垣,基层教众同样损失不轻。(此人和殷野王同受重伤。但殷野王随即痊愈,李天垣却从此销声匿迹,推测为伤重不治。)耐人寻味的是,从头到尾,没有杨逍的“天地风雷”四门和六大派交手的纪录。比较合理的推论,是杨逍有意保存实力,雪藏了自己的基本班底,从而在这场明教的浩劫中转祸为福,成功的实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光明顶一战的另一个后果,是张无忌成为了明教众人的精神领袖。考虑到张无忌和殷天正的血缘关系,这对杨逍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然而杨逍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从带头拥立张无忌继位、到试图撮合杨不悔和张无忌联姻、再到积极扮演张无忌高参的角色。无疑杨逍的举措是颇有成效的,尽管没能做成张无忌的岳父,但通过杨不悔的婚姻问题,使自己成功的成了张无忌的半个父系长辈,且在亲密度上,甚至超过了张无忌正牌的母系长辈殷天正。并成了张无忌承认的第一副手和全权代理人。——可以说,在张无忌时代,张无忌本人始终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精神领袖,而实际的常务负责人却是杨逍。这是杨逍在前张无忌时代一直求之不得的权力,而在张无忌时代变成了事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