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百科 互联网 冬至是什么 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什么 冬至的由来?

我们常说的“冬至”,主要是指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排于二十二位的一个节气,是代表子月的中气。在公历里看,一般在12月22日前后交,这时太阳黄经到达270度。天文学上冬至节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节气上是以立冬开始,冬至正居冬季之中。这一天太阳行至北回归线之顶点,然后折返。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北极圈内有夜。南半球则相反,日最长亱最短,南极圈内有极昼。冬至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大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有冬大过年的说法。

从说冬至的谚语里,就可知冬至的由来与特征,作用等等了: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冬至至短,夏至至长。

冬至数九,冷在三九。

冬至前后,冻破石头。

冬至夜长,夏至夜短。

冬至前后,泻水不走。

冬至不冷,冷到芒种。

冬至雪白,夏至田白。

冬至月中,无雪过冬。

冬至鱼生,夏至狗肉。

冬至晴,百物成。冬至过,地皮破。

冬至雨,元宵晴;冬至晴,元宵雨。

吃了冬至面,一日长一线。

不到冬至不寒,不到夏至不热。

冬至干年又干,冬至雨年又雨。

1、冬至节的由来

由于阴历阳历的差距,在中国的冬至季节,一般都在每年的12月21日~23日左右,冬至的这一天夜晚十分的长,在汉武帝时期,24节气被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主要采用的是平均时间法来划分节气,这样一来冬至和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就被称为了中气,中气之间再进行划分,也就成为了24节气,冬至只是其中一个,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节日。

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这天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所有人都要举行贺冬仪式,唐宋时期在东至,还需要祭天祭祖。

2、北方冬至的习俗:吃饺子

个人认为还是北方庆祝冬至,比较有仪式感,冬至这天来临之后,北方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吃饺子,不论贫穷或者是富有,大家都听说过张仲景这个医生来制作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其实这是真实发生的,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去世的日子,也是为了御寒,都会在冬至那天吃一碗饺子来表达自己对医圣张仲景的感恩。

另外北方的少部分家庭还会选择吃馄饨,馄饨意为调节阴阳,有些人认为冬至这天为极阴之时,所以要使用馄饨来调节一下天地间的阳气生长,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吃馄饨是相传汉朝的时候北方匈奴分为两个部落,一个叫作浑氏,一个叫作屯氏,这两个部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因此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起名馄饨,并且吃掉。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比较划算的水饺,大家不妨看看:

3、南方冬至的习俗:吃汤圆

我国南方主要是以米食为主,当然在冬至这个特有的季节,汤圆也就成为了南方大多数亲朋好友的主要食物,除了互相赠送亲朋好友之外,吃汤圆也希望所有的亲人永远团圆的意思。

这么看来冬至这一天的庆祝,并没有其他节日那么有仪式感,但是在古代漂泊在外的人都必须在这天赶回家过冬节,连过年可能都不回去,而这一天必须赶回去,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间的阳气就开始旺盛,也就是这天是大吉之日,一家子必须在一起凑个热闹。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比较划算的汤圆,大家不妨看看:

由于古代张仲景医圣的家庭住址在河南南阳,因此那个地方目前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歌,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是不是十分有趣呢?冬至的习俗就应该按照北方统一吃饺子,图一个好的寓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