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顶端
渔人权戒
作为教皇大人的权利象征,
渔人权戒的地位不可取代。印戒自古就与其主人的地位紧密相连。自中世纪以来,印戒常被认为是佩戴者身份的象征,权贵们在华贵的戒指上刻上自己姓名首写字母和纹章,在密封书函时也会用印戒打上印章。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被称为“教皇戒”。至少从13世纪起历代教宗都会佩戴一枚“渔人权戒”,上面有圣伯多禄垂钓的浮雕,直到1840年代前,这枚戒指还用来封印教宗签字的官方文件。
在西方,戒指不仅用于佩戴,还可以作为印章,签合同。而且戒指也象征着职权,主教的权戒装饰有宝石、图案等,是职权与盟约的记号。
一般教友向主教敬礼时,会亲吻主教的权戒,这种习俗到今天还存有。
教宗庇护十世授予某枢机主教的权戒,宝石戒面镶嵌在纯金戒圈上
中世纪教皇的很多戒指都是紫水晶制作的。然而后来发现大规模紫水晶矿,价格一路下跌。
现在教会不再提倡使用嵌宝戒指,而将心思更多的放在设计方面。
比如,现任教皇大人的手上一直戴着的戒指,并不是传说中的"渔人权戒",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枚巴塞罗那生产的银质牧师戒指。这枚戒指并不是正式的权戒,所以在教皇大人百年之后并不会被礼仪性地压碎。
教皇大人的这枚新戒指戒面为六角形,中央雕有十字架。是在巴塞罗那一间名叫Capdevila的工作室中,由珠宝匠全手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