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千佛阁 : 千佛阁位于武陟县木城镇南大街北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千佛阁创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为纪念沁河在 木栾店镇(今武陟县城)决口事件而建,明代“律圣”朱载 为千佛阁创建题写“吉庆”二字。清咸丰六年(1856)进行 了重修。
千佛阁占地约1.0h㎡,原有山门、中佛殿、千佛阁、关帝殿、 城隍庙、白衣殿、财神庙等建筑,现仅存中佛殿、千佛阁。
主体建筑山门、中佛殿、千佛阁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即民 间所谓的“三不照”,为其布局一大特征。现存建筑大量使用 略作加工的自然材,粗犷而挺拔,建筑风格沿袭早期建筑遗风, 颇具地方特色。
中佛殿为单檐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设青 石台阶。明间两柱粗壮,墙内柱相对较细,施覆盆式柱础。檐 下安置斗栱。前后檐皆有装修,次间为槛墙,前后檐明间为六 抹隔扇门四扇,次间为隔扇窗四扇。正脊两端置大吻,中置狮 驮宝瓶。檐部椽头盖木质透雕卷云纹封檐板。
千佛阁为三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间, 位于中轴线的最后,是整个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也是院落的 制高点。第一层平面柱网排列整齐。檐柱柱头微有卷杀,覆莲 式柱础。檐下置五踩斗栱,布局疏朗,栱上雕龙刻画细腻,梁 架简洁稳固。明间大额枋正面雕人物、花卉及动物三组,中间 雕人物、松鹤,东为双狮滚绣球,西为龙凤戏牡丹。第二层明 间、次间正面设六抹隔扇门各四扇,檐上覆盖绿色琉璃瓦。第 三层平面不设回廊,上覆明代木构架。阁顶部望砖上绘有十八 组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