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百科 互联网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小米手机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小米手机

为一名并不资深的米粉,大到小米手机、电脑、空调,小到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我都买过,我想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可能不是那么客观,但一定真实。

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喷小米手机的,是确实质量不行还是单纯的米黑?

为啥这个问题又被翻出来讨论呢?因为B站有人爆出“70块”这个事。大概内容就是一名小米12sUltra用户收到一名人员,要求发视频说小米12sUltra卡顿,好处F就70元。这位12sU的用户表示手机用得很流畅,没啥问题。对方说有专门让手机变卡的软件,安装后录个视频就行,反正有视频为证,这种故障很难复现,到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了。

对此网友分成两派:A、这就是友商见不得小米12sUltra高端成了,于是暗地里使坏,背后捅刀子。B、明面上看是同行竞争抹黑,说不定这事儿是自导自演呢!要不然这种事怎么曝光出来了,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一、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牌,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不管是苹果三星,还是华为小米,历代产品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小瑕疵。我也买过不少小米产品,买的原因也很简单,性价比不错,系统功能也丰富。但要说买小米产品有多划算、有多赚我并不这样认为,最多就是让你没花冤枉钱。

我最窝心的一件小米产品就是我买的第一款轻薄本小米Air13,我也不知道是小米初次进入笔记本行业没经验,还是说代工厂品控不咋地(这款笔记本当时是在成都富士康生产的),反正我在JD上换了三台,都有不同程度漏光(第二台最严重,要不然我也不会那么执着换第二次),这还不是最糟心的,不到一年这笔记本屏幕中间就有一条竖线(没有任何挤压、碰撞(选择这款笔记本除了看重颜值,这块屏幕也是我喜欢的点,所以一直很爱护)。这是第一次进售后,JD指定的维修店更换的,没收一分钱,但这屏幕漏光就简直不忍直视了,一圈都是。

第二次进售后大概是换屏幕后不到半年时间,莫名其妙的就点不亮了(我周六晚上还在用笔记本写PPT,看了会电视,用完就盖上放桌子上,第二天起床按开机键屏幕不亮,但是键盘灯亮着,由于急着用电脑,我直接去当地的小米售后,检查后说是主板问题,然后定了一个主板才更换,去取笔记本的时候,小姐姐说看到我电池有鼓包的现象,再查我的售后记录觉得挺抱歉于是就免费更换了,于是这笔记本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大修了两次,然后我一查电脑一般保修2年,还好这两次进售后都是免费,吓得我直接低价闲鱼了(觉得我尬黑的我可以把购买记录和售后贴出来)。

这是我最糟心的一次小米大件,除此之外就是去年的小米11,这手机是给我妹妹买的。到手后我刷抖音都烫手(真的一点不夸张,虽然是大热天,但我是在空调房里使用),然后后面事大家都知道了,小米11烧WiFi,官方直接换。不过我妹妹用到现在还没出现烧WiFi,手机正常使用,但有一说一,这官方都出说明了,那至少说明这产品确实有瑕疵。

所以这事大家理性看待,小米做的就是性价比,又不是啥高端产品,肯定会有一些缺点、短板,有人诟病也是正常的。但我之所以还能坚持买小米的一些东西,最主要是我觉得小米的产品亲民,并且随着时间增长,经验的积累会越来越好,这两年大家吐槽手机边框能插纸这很少见了吧!

二、小米行事高调,也确实得罪或影响了一些路人

我对小米这个品牌说不上讨厌,但也说不上有多喜欢,不过这种敢冲敢闯的精神对我还是有些影响。但我对某些高管的一些言论和做法真的不敢苟同,这也是我为啥不是骨灰级米粉,而是轻微级米粉的原因。

那些公开对比DISS友商的我就不说了,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卖产品,能理解。但是一些高管阴阳怪气暗讽别人就有失风范了,比如万磁王的拍女生宿舍、卢十瓦的1分DXO、得DS者得天下等。

更闹心的是一些首发用户,我就记得K30Pro开卖卢老板就说价格一次到位,结果一个月后的618直接降价了700元,首发用户不理解,那些经销商更是砸手里(小米手机不兜底的),再就是MIX4首发,一个多月后降价了近1800,你说这些买首发的铁粉,看到一个月降价打骨折是什么感受,那肯定骂娘。

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小米是一家主打线上的公司,热度本来就高,关注的人就多。大家平时怎么夸的,那有缺点的时候自然也被别人逮着吐槽,这是成正比了。总不能网上一顿猛夸性价比,如何好用如何实惠,一出问题总不能风平浪静的吧,这也不符合常理。

总的来说,小米整体上还是很不错,但定位本就是平民品牌,做工和设计标准跟同行比起来确实要低一点,所有有一些差评也正常,然后被别有用心的人放大了(或者推波助澜)也正常,毕竟小米行事高调,得罪人的事也没少做,经常说别人高价低配割9菜。还有一些就是纯路人用户,期望值太高心里有落差。

至于是不是米黑,这个大家佛系一点,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甚至讨厌。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些黑粉帮忙鸡蛋里挑骨头,帮忙进步不是好事儿吗?即使强如苹果不也有很多黑粉,但人家依然卖得好。

再说,这不是一个企业成长中所经历的一部分吗,一个人成长都会有低估和批评,更何况一个企业呢,只要这些批评吐槽是经得起论证,不是无中生有的,那都应该被包容和支持,因为我们是消费者,我们要站在企业的对立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