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幸中奋起的鲁迅 : 鲁迅 (1881—1936),本名周树人,被 誉为 “中国文学之魂”,代表作有 《狂人日 记》、《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 《彷徨》、《呐喊》 等小说、散文、杂文。
1893年,鲁迅家里发生了一场大 “风 暴”,它无情地摧垮了周家的安乐世界,从 此苦难降临了。这年3月,鲁迅的祖父周 福清替亲友以一万两银子贿赂主考事败。 知府特意说他素有神经病以开脱罪责,可 刚烈执拗的周福清坚决否认。他历数科场 行贿故事,认为自己不过照例办理。知府 无奈,把他押往浙江,后被定为 “斩监 候”,在杭州府监狱被关8年之久。由于祖 父年年 “秋决” 时都有被处死的危险,全 家每年都得挤出钱财去打通关节。8年间几 乎耗尽周家钱财,周家从此伤了元气。鲁 迅和弟弟不得不随母亲到外婆家避难。看 社戏时期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被现实搅碎了, 鲁迅在这里被人瞧不起,往日巴结他家的 一些人,如今笑他们为 “乞食者”。后来他 到舅父家逃难时,也感到了这种世态炎凉。 少年鲁迅的心被深深刺伤了。
祸不单行,祖父下狱后,父亲本来无 力的肩上压上千钧巨石,他看到家庭迅速 败落,一下被压垮,得了严重的肺病。作 为长子的鲁迅,自然挑起了家庭重担,他 尝到了生活的酸苦。救祖父,要钱,治父 病,要钱。破落的家庭只好变卖衣服和首 饰。鲁迅几乎每天到当铺去,把东西送上 比他高一倍的柜台,在蔑视中接过可怜巴 巴的一点银子,再到药店里,在和他一样 高的柜台前给父亲抓药。父亲周伯宜得的 是什么病,治了两年都没有说清。他吐血 很凶,庸医便叫研墨给他喝,因为黑墨可 冲红血,结果弄得周伯宜满脸漆黑。后来, 病情恶化,水肿厉害,他们好不容易请来 了名医何廉臣。此人不但诊费极高,而且 “药引” 古怪。比如他开得最多的是 “蟋蟀 一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鲁迅兄 弟为了找 “原配蟋蟀夫妻”,到 “百草园” 菜地拼命地挖,有时找到一对蟋蟀,它们 又蹦开了,弟兄只得分头去捉,累得一身 汗。如果只捉到其中一只,就没有用,只 得放走。
这种荒唐的治法不过是加速了周伯宜 的死亡,16岁的鲁迅眼睁睁看到父亲生命 之灯悲惨地熄灭。鲁迅不能再到三味书屋 读书了。1898年暮春,鲁迅从母亲手中接 过8元路费,离开绍兴,前往南京报考江 南水师学堂。他没有随着败落的封建家庭 这片 “残叶” 堕入污浊的社会 “寒塘”,而 是从不幸中奋起,走上了求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