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百科 互联网 版本是什意思 版本的解释

版本是什意思 版本的解释

版本的起源 : 版本的起源出自图书形成的法式。图书是用文字表达人的 思想意识,阐发事物的义理,描写人和事物的情状。它的内容, 如果只凭口传耳受,难免不以讹传讹,失去原来面貌,而且也 不容易传播于四方,行之于久远。必须凭借一定的物质材料, 用一种方式方法,把内容显示出来,才能形成真实的图书。材 料有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等。方法,用笔墨书写,或 雕刻印刷,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图书的版本。
《说文·片部》: “版,片也。牍,书版也。” 《论衡·知量 篇》: “断木为椠, 之为版。 刀加刮削, 乃成奏牍”。 是用断 木析成为片,再用刀来刮削使可作书,这就叫做版。上载有文 字者称之牍。牍,书版也,又木简也。《管子·版法篇》注: “选 择政要,载之于版,以为常法”。又版法解: “逐句疏通证明 之”。又《管子》 中 “修业不息版”句,就是说学习不停阅读 书籍之意。可知“版”即秦代以前书籍。与后来雕刻印刷的版, 所用是不同的。
“本”也是书籍之称。《文选·魏都赋》注引《风俗通》: “按刘向《别录》 : 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 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这里所持之本是 什么?是汉时通行的竹简和帛素。于何证之? 《太平御览》卷 六百零六引《风俗通》: “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 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今东观书竹素也。” 手持的本,是竹简和帛素之书。故后人又称书籍为书本。例如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证篇》: “《汉书》中外禔福, 字当从示,而江南书本多误从手。《汉书·范晔传》:宁见乳虎 穴,江南书本皆误作穴。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中,把“书 本”定为一例,足证书本二字在六世纪,已有作为一个名词使 用了。
书之称本,叶德辉在《书林清话》里说: “《说文解字》 云:木下曰本。而今人称书之下边曰书根,乃知本者,因根而 计数之词。”所谓江南本、古本、俗本、通行本、监本、公使 库本、书院本等: ,虽同有一个“本”字,皆非计数之词。其 为计数者,篇、卷、部、册等。
版本二字组为一辞,始见《宋史·邢昺传》 “景德二年, 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昺经本几何?昺曰: 国初不及四千, 今十余万,版本大备。”又《崔颐正传》: “咸平初,诸经版 本多舛伪,真宗命择官详正。”是北宋初已有版本之称。南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里说: “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 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而藏有精于雠对,故往往皆 有善本。学者以传录之艰,故其诵读亦精详。五代冯道始奏请 官镂六经版印行。国朝淳化中,复以《史记》 、前后《汉书》 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士大夫不复以藏书为意, 学者易于得书,其诵读亦因灭裂。然版本初不是正,不无诈误。世 既一以版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据此二书所载,所谓版本,实写本与刻本的合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