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菜(崧菜)
白菜又叫崧菜,是中国本土载种历史最长的蔬菜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瓮藏崧菜的种子。南北朝时,有记载种植于南方,唐朝时在北方大面积种植。
南梁使者出使北魏,临走时北魏皇帝送了一船崧菜,南梁太子萧统专门写了两篇关于崧菜的答谢词。另外,北魏的贾思邈的《齐民要术》里也记载着崧菜的种植技术。
韩愈有诗曰:“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崧菜配肥牛,可见韩愈也是一大资深吃货。北宋着名美食家苏东坡甚至把崧菜的鲜美与熊掌并论。
2、大白菜
大白菜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它的诞生距今不过600多年,由南方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而成。一直到19世纪才传入到日本和欧洲。
3、韭菜
韭菜是中国传统蔬菜。《诗经·豳风》里有“四之日献羔祭韭。”《礼记》也有“庶人春荐韭,配以卵”(韭菜炒蛋?)。
在民间里,有“春初早韭,秋末崧菜”之说。大诗人杜甫在华州自己家的菜园里,剪韭菜黄、煮黄米饭招待故友,就朋友圈里写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4、蕨菜
在中国古籍里,最早见于商代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采蕨而食,距今已经3000多年。秦代四皓在商山也采蕨而食,后来被张良请出来当汉惠帝的老师。在灾荒之年,蕨菜是救命菜。古代人一般用来煮肉汤或凉拌。
5、冬瓜
我们今日爱吃的东瓜排骨汤可不是外地传入的。冬瓜至少在中国培育了2000多年,早在汉代《广雅 释草》中就有了记载。冬瓜种植范围广,在中国各地叫的名字不一,今天的学名统称冬瓜。
6、莼菜
莼菜是我国南方独有的水中名菜,尤其是江浙一带甚为出名,今天的西湖莼菜汤是古代人吃莼菜的主要做法。《诗经·鲁颂》中就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茆”的记载。其中,茆就是莼菜。
《世说新语》里有个关于莼菜的小故事。西晋时,吴中人张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莼菜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从此,莼鲈之思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思念家乡的代名词。
7、菰菜
菰菜其实就是茭白,多生长于中国长江、湖泊里。世界上把茭白当作蔬菜种植的只有中国和越南。《礼记》中记载:“食蜗醢而菰羹”,菰菜的种子是“六谷”之一。在唐代之前是作为粮食培育,着名的雕胡饭就是它。李白就写过“跪进雕胡饭,月光照素盘”。
唐代之后,菰菜逐渐退出中国人的主食名单里,转身变成了“江南三大名菜”之一。
8、竹笋
竹子原产于中国,笋就是竹子的幼芽,常见于春天的餐桌上。《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一般都是做粥或是清炒。
9、萝卜
萝卜一般认为是原产于我国,在古代《尔雅》里叫芦菔。东汉桓帝时闹大饥荒,就曾让百姓种萝卜对抗灾年。北魏贾思勰着《齐民要术》中已有萝卜栽培方法。洛阳水席里有一道名菜“牡丹燕菜”就是萝卜做成的。
10、香椿
香椿是在目前中国人餐桌上并不多见,在我国分布广泛,一般要赶时令。香椿其实是香椿树上的嫩芽,被称为是"树上蔬菜”,药用价值极高。春秋时《庄子》里就有香椿的加记载,唐代的《唐本草》、《食疗本草》里有香椿的食用之法。民间有“雨前椿芽嫩无丝”之说,南京本地人每年早春时就好这一口。
11、葵菜(冬苋菜)
葵是中国古代主要的蔬菜之一,一般是夏季上市,长沙马王堆里出土过葵菜的种子。在《诗·豳风·七月》中有"七月亨葵及菽”等诗句。王帧 《农书》里说它是百菜之主,李时珍称赞它的鲜美。葵菜根据季节不同,分为春、秋、冬,在明朝以后指的是向日葵。葵菜可以烧汤、煮食、做羹、腌制等多种食法。
12、蕹菜(空心菜)
蕹菜原产于中国,普遍种植于中国南方。早在晋代就有了栽种的记载。曹操老人家就好这一口。
13、慈姑
慈姑原产于中国南方,早在唐代之前就开始种植。南朝陶弘景在《名医别录》里记载慈姑食法和药用价值。宋代《梦华录》将慈姑作为主要物产。
14、水芹
水芹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是一种高产的蔬菜。早在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里就有记载,"云梦之芹"乃菜中上品。中国有很多古籍中就有记载水芹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