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百科 知识 “糖片”也能止痛吗

“糖片”也能止痛吗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家里,你突然感到剧烈的头 痛、腹部抽筋或牙痛,但一到了医院里,坐在医生对面,疼痛似 乎就减轻了不少,至少是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了。这时候,如果 医生给你吃上几颗不含任何药剂作用的“糖片药丸”,你可能也 会在短短几分钟内解除痛苦。这种现象在医院里是经常可以看到 的,虽然并不是每次都能见效,但据说有效率可达百分之四十到 五十。如果你不相信,不妨可以试试,当然是在事先不知道的情况 下才最有效。类似的现象还有,如果一个小孩子摔坏了膝盖, 或者手指被压痛了,此时,只要母亲在痛处吻一吻,就会立即减 轻甚至消除他的疼痛。有时即便是那种使人流泪的疼痛,只要母 亲多吻几下,也会同样见效。这两种止痛方法的道理实际上是一 样的,都叫做“安慰疗法”。以前很多人认为“安慰剂”的效力 是一种感应效力,有些人很容易被感应,这些人主要是儿童和一 些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的成年人。但是现在科学家认为安慰剂的 效力是使大脑的疼痛控制中心的一些部分发生生物化学变化的结 果。在这个疼痛中枢中,不仅真正的药物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而 且心理上的鼓动也同样会起到这一作用,这和一个人情绪上的成 熟程度是毫不相干的。
疼痛的信息和任何其它信息一样,是由神经传送的,它在从 脊髓上升到大脑皮层的过程中,要经过好几个中间神经元的“接 力传送” ,当信息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时候,就可能 会扩大或消失,这些变化是由体内的一些特别的化学元素调节 的。1974年,美国人西蒙发现大脑某些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一种 专吸收吗啡受体(吗啡是一种镇痛药物) 。一年后,英国、美国 和瑞典的一些科学家又同时发现大脑也能产生一种化学结构同真的吗啡相似的物质——内生吗啡,而内生吗啡的产生则是在心理 活动和心理紧张状态特别敏感的大脑中心的控制下进行的。所以, “安慰剂”糖体可能就是通过大脑皮层的意识活动,刺激了人体 自发合成吗啡,起到止疼的效果。

返回顶部